第168章 瑜智如渊 敲山震虎(1/2)
鲁肃的密信,由心腹死士日夜兼程,穿过层层封锁,最终送到了远在夏口前线、正与曹操大军隔江对峙的周瑜手中。
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周瑜看罢密信,又仔细端详着那方临摹着“江鸟衔穗”图案的素帛,俊朗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寒光乍现即逝,如同云层中掠过的电芒。
他并未立刻发作,甚至没有召集任何将领谋士商议。只是将密信与素帛置于烛火上,静静看着它们化为灰烬。
“陆家……‘镇龙桩’……好大的手笔,好深的谋划。”周瑜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内部竟有巨蠹欲断江东根基,其心可诛!然而,正如鲁肃所虑,此刻绝不能大动干戈,引发内乱,给北岸的曹操可乘之机。
但,也绝不能放任不管!
周瑜沉吟片刻,铺开一张信笺,笔走龙蛇。他并未直接提及陆家或“镇龙桩”,而是以商讨军务的口吻,向孙权建议:为稳固后方,确保粮道与军心,应对曹军可能派出的细作破坏,请吴侯下令,由吕蒙的“靖安司”主导,联合张昭等重臣,对秣陵及周边重要城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明面上的肃清排查。重点核查近期外来人员、可疑物资流动,以及……各地宗祠、义庄、废弃官署等易于藏匿之所的消防安全与地籍备案。
他将“宗祠”二字,巧妙地嵌入了这合情合理的排查理由之中。同时,他在信中隐晦提及,鲁肃府上客卿林辞,于地理风水颇有见地,或可协助辨识一些可能影响地气、不利于大军运势的隐僻之处。
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亦是一石二鸟。
明面上,这是战前必要的内部整顿,合情合理,无人可以反对。暗地里,排查“宗祠”直指陆家可能隐藏秘密的据点,而让林辞“协助辨识”,则是将这只已引起陆家警惕的“饵”,再次抛了出去,看他能否在官方的掩护下,引出更多东西,或者……迫使陆家再次出手,露出更大的破绽。
信使再次带着周瑜的密信,火速返回秣陵。
数日后,孙权的命令下达。秣陵城内顿时风声鹤唳,“靖安司”的人员配合着城防军,开始挨家挨户地盘查登记,尤其是对那些拥有独立宗祠、仓库的世家大族,检查得更为细致,美其名曰“防火防盗,稳固后方”。
陆府自然也在此列。
当吕蒙亲自带着一队精干人马,以检查宗祠消防为名,踏入陆家那庄严的祠堂时,陆家当代家主陆骏(陆逊之父)亲自作陪,脸上虽带着和煦的笑容,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冷。他心知肚明,这绝非普通的检查。
吕蒙行事雷厉风行,带着人将祠堂内外,包括一些不常开启的侧殿、储藏室都仔细查看了一遍,并未发现任何明面上的违禁之物,但他那锐利的目光,却仿佛要将每一寸地皮都刮开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