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这刘备心中的淒凉、悲愤(1/2)
刘极就静静地听著刘备慷慨激昂的陈词,待其语毕,殿內只剩下刘备粗重的喘息声时,他才轻轻笑了笑,那笑容中带著几分与其年龄不符的淡然与……疏离。
“驍骑校尉之心,朕已知之。”刘极的声音清越,不疾不徐,“然,驍骑校尉所言,未免有失偏颇了。”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落在刘备身上,仿佛能穿透那层悲愤的外表,直抵其內心:“九千岁自入仕以来,为大汉立下何等功勋平定黄巾之乱,挽狂澜於既倒;北击草原诸族,收服西域,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此等功业,堪比卫霍,光耀史册。若无九千岁,这北疆万里,恐怕早已是异族铁蹄践踏之地,洛阳是否尚存,亦未可知。”
刘备猛地抬头,急声道:“陛下!功是功,过是过!功高岂可盖主岂能因此便行僭越之事,动摇国本!”
刘极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继续说道:“驍骑校尉可知,如今之天下,是何光景两帝並立,政令不出宫门;关东诸侯,孙坚、袁绍、曹操之辈,哪个不是拥兵自重,视朝廷如无物汉室威严,早已扫地。诸侯混战,百姓流离,此乃朕与先帝之过耶乃时势使然!”
他的语气渐渐带上了一丝不属於少年的沉凝:“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策。昔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皇帝为联合诸侯,共抗暴秦,亦曾封韩信、彭越等异姓为王。可见,权宜之计,古已有之。”
刘备闻言,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看著刘极:“陛下!您……您怎能將今日之局,与高祖之时相提並论高祖封王,乃是为了灭秦兴汉!而张世豪此举,分明是……分明是……”
他想说“篡汉自立”,但话到嘴边,看著刘极那平静无波的眼神,终究没敢说出口。
刘极却仿佛知道他想说什么,轻轻一笑,带著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驍骑校尉,今日之天下,与秦末乱世,有何不同诸侯割据,纲常沦丧,黎民涂炭。九千岁於北地立国『燕』,建元『武德』,在朕看来,並非悖逆,而是破局之良策!以此凝聚北地人心,整合幽、並、冀三州之力,方可形成一股足以震慑不臣、安定天下的力量。待扫平群雄,廓清寰宇,天下重归一统,届时,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如今拘泥於祖制虚名,而坐视天下崩坏,岂非因小失大”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將张世豪的僭越行为硬生生掰成了“权宜之计”、“破局良策”,听得刘备目瞪口呆,浑身发冷。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爭辩什么,却发现面对这位少年天子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自己那一腔忠於汉室的热血,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明白了,眼前的少年天子,绝非他想像中那个被权臣操控、幽居深宫的可怜傀儡。对方的心思之深沉,对时局认知之透彻,远超出他的预料。更可能的是……天子內心,早已认同了张世野的道路!
一股巨大的绝望和无力感瞬间攫住了刘备。他对幽州朝廷最后一丝希望,熄灭了。
甚至,刘备看著刘极那与张世豪愈加相像的模样,心中更是震动!
101看书 101 看书网伴你閒,101.??超贴心 全手打无错站
“陛下……圣意已决,臣……无话可说。”刘备垂首,声音变得低沉而沙哑,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他对著刘极,再次深深一拜,“臣……告退。”
看著刘备那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步履蹣跚离去的背影,刘极脸上那抹淡然的笑容缓缓收敛。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论语》上,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