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血色黎明(上)(2/2)
那是他父皇最倚重的能臣,是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栋梁!
侯君集也是瞳孔微缩,重新审视着杜荷。他原以为杜荷只是个凭借父荫的贵胄子弟,此刻却从他身上看到了与其父一脉相承的果敢与狠劲。
这个计划虽然冒险至极,但确实是目前绝境中,唯一可能撕开一条生路的办法。
殿内的空气仿佛被点燃,绝望被一种更极端的、赌上一切的疯狂所取代。
李承乾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眼中的恐惧逐渐被一种扭曲的兴奋所覆盖。侯君集沉默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沙哑着嗓子道:
“杜公子……所言,虽险,却是在绝境中唯一可能杀出的血路!老臣……附议!”
东宫的命运,在这一刻,被推向了更加不可预测的激流漩涡之中。
黎明时分万籁俱寂,整座长安城陷入沉睡。然而东宫的角门与侯府的院墙后,却正悄然掀起两股致命的暗流。
太子府偏门无声滑开,数名内侍如鬼影般没入街巷,怀中密令直指东宫党羽。
与此同时,数十道黑影自侯君集府邸越墙而出,夜行衣融入夜色,利刃暗藏,直扑大理寺狱。
这两道消息如同被蛛网捕获的飞虫,几乎瞬间就传回了平康坊那座不起眼的宅邸。
……
烛光摇曳,王玉瑱展开密报,目光平静如水。
“大理寺狱,有我们的人么?”他放下纸条,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宋濂微怔:“安插的人手虽职位不高,传递消息尚可。只是……东宫既然已做两手准备,一边刺杀一边谋划兵变。我们为何不静观其变,待其两败俱伤,岂不正好坐收渔利?无论陛下镇压叛乱,还是东宫侥幸得手,于我们似乎都……”
王玉瑱抬手止住他的话,“渔翁得利?”他轻轻摇头,“不够。若让李承乾因纥干承基招供而倒台,这出戏未免结束得太快,也太无趣了。”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墙壁,望向那座巍峨宫城,声音里透着令人心寒的决意:
“我要的不是他悄无声息地被废。我要看他与侯君集真正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将刀兵带到宫门前。让这长安城,再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玄武门之变’,岂不更有意思?”
宋濂瞳孔骤缩,终于看清了这盘棋的全貌——公子要的不是权力更迭,而是要亲眼见证李唐皇室再度陷入血亲相残的漩涡,是要让所有潜伏的势力浮出水面。
“传我命令,”王玉瑱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纥干承基必须死。 让我们的人在‘适当’之时,‘助’侯府死士一臂之力,务必让纥干承基永远沉默。痕迹要干净,做得像是东宫自己的手笔。”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
“再加派人手,盯紧东宫联络的每一个人。我要一份详尽的名单——看看这关键时刻,究竟有哪些人,把身家性命押在了这位太子身上。”
“是,公子!”宋濂压下心头震撼,肃然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