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鸣岐黄 > 第2章 泪滴公式

第2章 泪滴公式(2/2)

目录

· 因果链可以形成莫比乌斯环

认知部门的员工开始练习悖论冥想,学习同时保持互相矛盾的信念而不陷入混乱。一位高级观测师成功做到了既相信“宇宙有始”又相信“宇宙无始”,在这种状态下,她感知到了时间本身的流动性。

甚至总局的建筑结构也开始变化。在泪滴公式的影响下,墙壁学会了同时“存在”与“不存在”,走廊开始通向“可能去过”和“从未造访”的地方。

“我们正在进化,”局长在日记中写道,“从因果的囚徒,变成可能性的探索者。”

【巳时·信使真容】

当总局逐渐适应新的认知模式时,银色雨滴开始汇聚。它们在中央大厅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但又不是真正的人形——它同时是男人和女人,年轻和年老,存在和虚无。

“我们是可能性本身。”它的声音不是振动,而是直接的概念传输,“因果律是你们创造的摇篮,但现在该学会行走了。”

信使展示了可能性海洋的全景。在那里,每个决策都分裂出无限宇宙,每个想法都创造新的现实。因果律只是其中一种自我限制的模式,一种让体验变得有序的工具。

“但工具不该成为囚笼。”信使轻轻挥手,展示了一个没有因果律的宇宙。在那里,事件随机发生,没有理由,没有目的,却充满了惊人的创造力与美感。

最让总局成员震撼的是,信使透露了一个事实:因果观测总局本身,就是可能性海洋中的一个涟漪。在绝大多数可能性中,这个机构根本不存在;在少数可能性中,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只有在极特殊的因果链中,它才以现在的形态出现。

“你们如此珍视的因果律,”信使的声音带着无限的慈悲,“只是无限可能性中一个小小的子集。”

【午时·新的使命】

当信使消散,重新化为银色雨滴时,因果观测总局已经彻底改变。琥珀墙依然存在,但现在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墙外流动的可能性海洋。

局长召集了全体成员,宣布了总局的新使命:

“我们不再守护因果律,而是探索可能性。

我们不再恐惧矛盾,而是学习包容性智慧。

我们不再定义真理,而是体验存在的丰富。”

各部门开始了重组:

· 观测部改为可能性探索部

· 武器研发部变为可能性交互部

· 档案库升级为可能性图书馆

老数学家米海尔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泪滴公式研究所”所长,负责研究可能性数学的基础理论。他发现,泪滴公式本身也在不断进化,每次被理解都会产生新的变体。

最年轻的成员们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天生就能理解包容性逻辑,能轻松地同时思考多种可能性。一位十二岁的神童甚至发明了“可能性绘画”——她的画作会随着观察者的信念而变化,每个观众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画面。

【未来·第一次远征】

在重组完成后的第一个周期,可能性探索部启动了第一次远征。他们的目标不是某个星球或维度,而是一个“因果稀薄区”——那里的因果链如此脆弱,几乎每个瞬间都在分裂出新的可能性。

远征队乘坐的不是传统的飞船,而是一种基于泪滴公式建造的“可能性舟”。它能够同时航行在无数条世界线上,船员们可以体验自己做出的每个不同决定带来的后果。

“记住,”局长在送行时说,“你们不是去征服,而是去学习。不是去定义,而是去体验。”

当可能性舟驶入因果稀薄区时,船员们看到了令人惊叹的景象:恒星同时是新生和濒死,文明同时是原始和先进,甚至连时间本身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流动。

在传回的第一份报告中,船长写道:

“这里没有因果的枷锁,只有无限的可能。我们终于理解了自由的真意。”

与此同时,在总局的阳台上,老数学家米海尔看着空中依然飘落的银色雨滴,轻声对身边的助理说:

“知道吗?我开始怀疑,连这泪滴公式,都只是某个更宏大真理的一滴眼泪。”

雨滴在他的掌心化为一个微小的形状,然后消散在可能性之风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