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倒计时的暖光(2/2)
石桌上铺着铁路文化馆后广场的平面图,旁边还散落着婚礼流程草稿、菜单样本和装饰效果图。
“……主仪式区就定在玻璃观景平台前面,背靠蓝花楹隧道和老铁轨,寓意‘驶向未来’。”肖时宇用铅笔在平面图上圈出一个位置,条理清晰,“宾客观礼区呈扇形分布,确保视野。”
“这个好!”林父点头赞许,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衬衫,笑容朴实,“有铁路有花,有老有新,像过日子!”
“舞台搭建要特别注意安全,”肖母气质温婉,补充道,“那天人多,尤其还有孩子跑来跑去。时宇,你和陆昭要反复确认。”
“妈,放心,老陆那边已经在做详细的安保动线图了。”肖时宇应道。
林汐妍则拿着菜单样本,兴致勃勃地跟林母商量:“妈,你看这个甜品台的设计!我想加入柠檬糖元素,还有爸修车厂那个老式齿轮的翻糖造型!好不好玩?”
“你这丫头!”林母嗔怪地点了点她的额头,脸上却是宠溺的笑,“结个婚花样真多!不过……听着挺有意思的,你爸那些老伙计们看了肯定高兴!”林父闻言,憨厚地挠头笑了起来。
“亲家母,你看这个环节,”肖母笑着把流程草稿推到林母面前,“安排了一个‘时光寄语’环节,让宾客把祝福写在特制的‘车票’上,投入一个老式火车邮箱造型的收集箱,等他们三对金婚的时候再打开,是不是很有意义?”
“哎呀!这个好!太有心了!”林母眼睛一亮,连连称赞。
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热心地出谋划策,从餐食口味到座位安排,从接亲小游戏到敬酒顺序,经验之谈里夹杂着温暖的关怀。看着小两口时而认真记录,时而低声商量,偶尔被长辈们善意的调侃闹得脸红,四位老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欣慰和感慨。
“看着他们,就像看到咱们年轻那会儿,”肖父抿了口茶,对着林父感慨,“也是这么忙忙碌碌,又满心欢喜地张罗。”
“是啊,”林父看着正跟林母讨论柠檬糖造型的女儿,和沉稳可靠的女婿,眼中满是笑意,“就是他们这排场,可比咱们当年大多了!六个孩子一起,热闹!”
长辈们的笑声在庭院里回荡,带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福,仿佛也回到了那个充满憧憬的青春年华。
时间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悄然滑过。
潘叙白书房里的数据模型日益完善,预算表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唐果敲定了最顶尖的摄影团队和心仪的无人机表演方案,兴奋得像个拿到糖果的孩子;陆昭的安保计划细化到了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和应急方案,甚至用幼儿园的沙盘做了模拟推演;温书瑶发出的请柬带着墨香飞向四面八方;肖时宇和林汐妍在老宅与婚庆公司之间奔波,将长辈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一点点融入流程,那份承载着无数心意的婚礼流程表终于定稿。
三对情侣,如同精密仪器中咬合的齿轮,各司其职,在各自的轨道上为同一个璀璨的目标全速运转。疲惫是有的,琐碎是有的,偶尔的意见相左也是有的,但每每想到即将共同踏上的红毯,想到在亲友祝福中交换誓言的场景,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嘴角不自觉扬起的甜蜜和眼中愈发明亮的光彩。
等待是漫长的,但每一天撕下的日历,每划掉的一项待办清单,都是向那个被红笔圈起的日子迈出的、充满实感的一小步。那份对幸福的期盼,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随着日期的临近,一圈圈扩大,充盈在每一个为婚礼奔波的瞬间。
终于,在众人的期盼、焦灼、兴奋交织的复杂心绪中,那个被赋予了非凡意义的日子,伴随着初夏清晨格外清澈的阳光和蓝花楹愈发浓郁的芬芳,如同画卷般,在所有人的生命里,徐徐展开了它最盛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