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黄泉路险(1/2)
鬼差遇袭之事,如同阴云笼罩在道场上空。九叔听闻萧承叙述后,面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地府叛军竟敢在阳间边界截杀阴差,这意味着阴阳秩序已出现严重裂痕,对方要么是狗急跳墙,要么是有了有恃无恐的底牌。
“多事之秋啊。”九叔长叹一声,指节用力敲在石桌上,“阴山派在人间作乱,地府叛军又搅动阴司,这两者若有关联,其图谋恐怕是颠覆阴阳平衡这等泼天大祸!”
萧承默然点头,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划过,留下几道深浅不一的痕迹。他感受着怀中阴使令牌传来的丝丝凉意,这令牌如今更像是一块烫手山芋,既是身份凭证,也可能成为地府叛军的目标。“师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对方在暗,我们在明,若等他们准备充分发动,恐怕就晚了。”
九叔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但他顾虑更深:“地府之事,非同小可。我等阳间修士,贸然插手阴司纷争,乃是大忌。况且,如何进入地府?即便进去了,又如何查探?一个不慎,便是魂飞魄散的下场。”
“或许,不必我们亲自下去。”萧承眼中幽光一闪,“那鬼偃,还有这些叛军鬼卒,他们能来往阴阳,必然有特殊的通道或方法。若能抓到活口,或找到他们的据点,便能顺藤摸瓜。”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静室内照料王道士的鹧姑忽然发出一声惊疑。两人迅速入内,只见鹧姑手中银针正扎在王道士眉心,银针尾部竟微微泛起一丝黑气,扭曲如小蛇,与之前侵蚀魂魄的阴山邪力同源,却更加灵动狡诈。
“这邪力……似乎在向外传递什么讯息!”鹧姑脸色发白,她以银针逼毒,竟意外触发了邪力中隐藏的某种感应机制。
萧承一步上前,混沌尸气透体而出,小心翼翼地将那缕试图逃逸的黑气禁锢在掌心。黑气左冲右突,发出细微的尖啸,最终被尸气彻底炼化。但就在炼化的瞬间,萧承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指向西南方向的空间坐标波动!
“找到了!”萧承目光锐利如鹰隼,“这邪力与施术者之间存在联系,刚才被鹧姑师姐逼出,试图回归本源,被我截获了一丝去向。就在西南方向,距离不远!”
事不宜迟,九叔立刻做出决断:“我留守道场,以防调虎离山。萧师弟,你带墨龙和白灵前去查探,务必小心,若有不对,立刻退回!”
萧承颔首,心念一动,墨龙已化作小蛇盘踞其肩头,白灵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侧。他身形一晃,便已出了道场,融入夜色,朝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根据那丝波动指引,萧承一行来到百里外一处人迹罕至的乱葬岗。此地阴气极重,荒坟累累,磷火点点,寻常人靠近便会觉得遍体生寒。波动源头,指向乱葬岗深处一个被藤蔓遮掩的废弃盗洞。
洞口幽深,散发着泥土与腐朽的气息,但萧承却从中感知到一股人为布置的隐匿阵法痕迹,以及一丝微不可察的、与鬼偃和叛军鬼卒同源的阴邪之气。
“洞内有乾坤。”萧承低语,示意墨龙和白灵戒备。他指尖吞吐混沌尸气,轻易破开隐匿阵法,率先踏入洞中。
盗洞向下延伸,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眼前竟是一条人工开凿的石阶,蜿蜒向下,石壁两侧镶嵌着发出幽绿光芒的磷石,照亮前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阴气与香火混杂的怪味,隐隐有流水声传来。
沿着石阶下行,地势渐平,前方出现一条浑浊的地下暗河,河水呈诡异的暗黄色,散发着腥臭,正是传说中的“黄泉支流”!河畔,赫然搭建着一座简陋的石台,石台上刻画着复杂的符文,形成一个临时的小型法坛。法坛周围,散落着几具新鲜的动物尸骸,血液已被放干,渗入符文之中。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法坛中央,悬浮着一面巴掌大小的黑色旋涡,旋涡缓缓旋转,散发出强烈的空间波动,另一端连接着的,正是阴气森森的地府景象!隐约可见旋涡对面有鬼影幢幢,兵甲摩擦之声不绝于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