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苏晚晴的晋升(1/2)
黄土高原的夜,深邃得如同倒扣的墨玉巨碗,只有零星的考古灯如同顽强萤火,对抗着千百年沉淀的黑暗。林见鹿在帐篷中,刚刚消化了孙教授带来的、关于石盘纹路与人类大脑神经网络存在数学同构性的惊天发现,意识深处那幅“星图”便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骤然掀起汹涌的波澜!
不是图像,不是坐标,而是一段感受,一段记忆的碎片,带着蛮荒、苍凉、却又无比清晰的韵律,强行灌注进来——
他“看”到的不是眼睛看到的景象,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感知:脚下是冰冷、布满奇异几何纹路的金属地面,延伸至视野尽头。头顶并非天空,而是一片扭曲、流动的瑰丽光幕,如同极光被禁锢在了穹顶之上。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某种未知金属混合的冰冷气息。一种巨大的、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嗡鸣声贯穿耳膜,震得他胸腔都在共鸣。他感到自己无比渺小,又仿佛与这庞大的造物连接为一体,能感知到其内部能量如同血液般奔流不息……紧接着,是一种撕裂般的剧痛和绝望,光幕崩碎,金属哀鸣,大地倾覆,一切归于死寂,只有无尽的寒冷和黑暗吞噬而来……
“呃!”林见鹿猛地按住太阳穴,踉跄了一步,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那短暂的“沉浸式体验”带来的冲击力太过真实,尤其是最后那毁灭的瞬间,几乎让他心脏骤停。
“林总!您没事吧?”孙教授吓了一跳,赶紧扶住他。
“没……没事。”林见鹿大口喘息着,强行将那股源自远古的绝望感从脑海中驱散。他眼神锐利地看向孙教授手中的平板电脑,那上面展示着石盘纹路的拓扑结构图。“大脑神经网络……共鸣……记忆载体……”
他瞬间抓住了关键!这黑色石盘,恐怕不仅仅是钥匙或信标,它极有可能是一种记录装置,以一种超越文字、直接与意识共鸣的方式,封存了某个失落文明的片段记忆,甚至是……其毁灭的瞬间!
而他的特殊体质,或者说他意识中那份来自“摇篮”的遗产(星图),让他成为了能够“读取”这些记忆的“终端”!
“孙教授,”林见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立刻停止所有非必要的能量探测!这块石盘……它可能是‘活’的,至少,它的信息层是‘活跃’的。在埃琳娜到来之前,以物理保护和环境监测为主。”
他必须更加谨慎。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共鸣”会带来什么,是否会对他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或者……是否会像这次一样,再次惊动格陵兰冰原下的那个“心跳”。
就在林见鹿于黄土高原的古老谜团中艰难跋涉时,数千里外,东部某经济重镇的市政府大楼内,正上演着一场截然不同,却同样牵动无数人神经的“战役”。
……
市政府,一号会议室。
一场关于“智慧城市3.0”升级方案的论证会已经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企业代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疲惫和紧绷。
烟雾缭绕——虽然明令禁止,但几位老烟枪在压力下还是忍不住点上了,空气净化器在角落徒劳地低声轰鸣。桌上的茶水换了一轮又一轮,早已没了热气。投影幕布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像一团纠缠的线团,压在每个人心头。
争论的焦点,在于数据安全壁垒与公共服务效率之间的平衡点。保守派认为安全重于一切,宁可慢,不能乱;激进派则认为技术已成熟,应当大刀阔斧,提升市民体验。
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苏市,不是我们保守,而是‘棱镜’事件的教训就在眼前!全市的交通、医疗、能源数据一旦打通,这个数据池太诱人了,万一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局长敲着桌子,语气激动。
“王局,您的担忧我们理解。”坐在主位偏左的一个清亮女声响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说话的是苏晚晴。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套裙,长发在脑后挽了一个简洁利落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会议,让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明亮的杏眼里没有丝毫浑浊,反而闪烁着冷静而专注的光芒。
她没有看稿子,手指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滑动,调出另一组数据,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与合作方‘鹿鸣深度’共同研发的‘九章’量子加密网关,已经在金融和政务内网进行了为期十八个月的压力测试,成功抵御了超过三千次模拟攻击,其中包括十七次国家级别的渗透尝试。这是实测数据,不是理论推演。”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王局长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度:“安全是底线,但底线不是枷锁。我们要做的,是在打造金刚钻的同时,保护好瓷器活。我的建议是,在核心数据层采用‘九章’网关加上区块链分布式校验,在应用层设置动态权限和模糊查询机制。既保证数据在流转中的安全,又确保市民在授权范围内能享受到无缝的便捷服务。”
她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姿态:“举个例子,未来一位市民突发疾病,急救车在接到调度指令的同时,就能通过授权,实时获取最优路线(交通数据)、患者基本健康档案(医疗数据)、接收医院急诊科实时承载量(公共资源数据),甚至提前联动信号灯系统开辟绿色通道。这节省的每一秒钟,都可能挽救一条生命。这,就是我们推动数据打通的真正意义——服务于人。”
她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以人为本的温度。会议室内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出风口的细微声响。几位原本持反对意见的负责人,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王局长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再反驳。他知道,在专业性和前瞻性上,他已经被这位年轻的副市长彻底说服了。
苏晚晴环视一圈,见再无人提出实质性反对,便看向坐在主位的市长。市长是一位面容和蔼但眼神锐利的长者,他微微颔首,投来赞许的目光。
“好,既然大家没有更多意见,那么‘智慧城市3.0’数据中枢建设方案,就按苏市刚才提的框架,由工信局牵头,联合‘鹿鸣深度’及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下周我要看到时间表和路线图。”市长一锤定音。
会议结束,众人如释重负又心思各异地起身离场。苏晚晴收拾着桌上的文件,感觉太阳穴隐隐作痛,高强度集中精神的后遗症开始显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