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 第185章 第一道裂缝

第185章 第一道裂缝(1/2)

目录

林见鹿那番“赤子之心”的表态,如同一块投入国际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平复,一股更为阴冷、更具威胁的暗流,便开始在看似平静的全球科技格局下悄然涌动。资本的诱惑未能让他低头,那么,更直接、也更残酷的手段,便被摆上了台面。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沈渊。

那是一个北京的深夜,见鹿科技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沈渊的办公室内,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和他指尖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他正在例行审查全球专利数据库的更新动态,这是他的习惯,如同猎人每日巡视自己的领地。

突然,他敲击键盘的手指猛地停顿,身体微微前倾,镜片后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屏幕上,几条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由不同主体在不同司法管辖区提交的专利申请,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这些专利,分别来自环星互联、水果公司,以及另外两家与它们关系密切的半导体设计和软件技术公司。

这些专利本身的内容看似并无特别——涉及某种低功耗蓝牙通信协议的微小优化、一种移动设备图形渲染的加速方法、甚至是一种在触摸屏上实现更精准手势识别的算法。单独来看,它们就像是科技巨头日常创新中不起眼的点缀。

但沈渊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瞬间将这些零散的专利信息,与“灵犀oS”及“烛龙”芯片底层技术架构中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了交叉比对和分析。一条清晰的、恶意的逻辑链,在他脑海中迅速浮现——这些看似无关的专利,其权利要求书的描述方式极其宽泛和巧妙,如同精心布置的**陷阱**,其保护范围,恰好覆盖了“灵犀生态”为了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和高能效表现,所必须依赖的几个核心底层技术路径!

这不是巧合。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专利布局合围**!

沈渊立刻调取了最近三个月内,这几家公司所有的相关专利申请记录。一个更加清晰的图景显现出来——他们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和默契,围绕着“灵犀生态”可能涉及的技术方向,编织一张巨大而细密的专利网。其目的,并非为了自身产品的迭代,更像是在提前抢占“路标”和“桥梁”,为将来的狙击储备弹药。

他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立刻拉响最高警报,而是调用了更多的数据挖掘工具,开始追踪这几家公司高层近期的公开行程、律师团队的动向,甚至是一些非公开技术论坛上的讨论碎片。

第二天清晨,当林见鹿走进办公室时,沈渊已经拿着初步分析报告等在了那里。他的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眼下的黑眼圈清晰可见,但眼神却亮得吓人。

“林总,情况不太对劲。”沈渊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但语速极快,“我们有理由怀疑,一个以环星和水果为主导的**国际专利联盟**正在形成,目标直指我们的底层技术生态。”

他将分析报告递给林见鹿,上面用清晰的图表标注出了对方专利布局的“包围圈”和“灵犀”关键技术节点的对应关系。

林见鹿接过报告,一页页地翻看着。办公室内只剩下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他的眉头逐渐锁紧,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凝重,慢慢沉淀为一种冰冷的了然。

果然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拒绝收购,展现独立发展的决心,无疑触碰了这些巨头最敏感的神经。既然无法收编,那就必须在羽翼未丰之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专利战,这是科技巨头们屡试不爽的、最“文明”也最致命的武器之一。它不需要真刀真枪地在市场上拼杀,只需要利用庞大的专利储备和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就足以将挑战者拖入无休止的、耗资巨大的诉讼泥潭,甚至直接禁止其产品在关键市场销售。

“他们这是……不想给我们留活路啊。”林见鹿放下报告,声音低沉。他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刚刚苏醒的城市。晨光熹微,却驱不散他心头的阴霾。这第一道裂缝,出现在了他最为倚仗的技术根基之上。

很快,赵昊和周薇也被紧急召来。赵昊看着报告,气得额头青筋直跳,一拳捶在桌子上:“妈的!这帮孙子!正面竞争不过,就开始玩这种阴的是吧?!老子跟他们拼了!”

周薇则显得忧心忡忡:“专利诉讼极其复杂,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一旦被他们抓住把柄发起诉讼,无论最终胜负,光是应对过程所需的巨大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舆论压力,就足以严重拖慢我们全球化的步伐,甚至动摇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