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A轮融资(2/2)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林见鹿:“我们理解并完全认同您‘不追求短期套现,致力于长期生态构建’的理念。因此,我们可以承诺,**雪鹿资本本轮投资的资金,锁定期为八年,并且不要求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
“八年?!”周薇几乎失声惊呼。在风险投资领域,三到五年的投资周期已是常态,八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长期主义!这意味着雪鹿资本愿意用近乎产业资本的心态,陪伴“灵犀”成长。
沈南舟微微一笑,继续抛出筹码:“除了资金,秦总指示,雪鹿资本将开放其核心的‘战略资源库’。这包括:第一,协助‘灵犀’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对接,争取政策与研发支持;第二,利用我们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的深厚人脉,为‘灵犀’生态的国际化落地铺平道路,规避潜在的非商业风险;第三,我们投资组合中多家在制造业、供应链、内容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可以与‘灵犀’形成深度战略协同。”
他没有夸夸其谈,每一个承诺都落在实处,直指“灵犀”生态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核心、也最难依靠自身解决的痛点——政策合规、国际化壁垒、产业纵深。
林见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沈南舟带来的条件,确实与众不同。它超越了简单的财务计算,更像是一份基于深度理解和战略共鸣的“同盟契约”。
“沈总,感谢秦总和雪鹿资本的看重。”林见鹿缓缓开口,“我能否冒昧地问一句,雪鹿资本为何对‘灵犀’有如此长期的信心?毕竟,操作系统生态的构建,道阻且长,变数极多。”
沈南舟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林总,秦总常说,投资最重要的不是看项目本身有多完美,而是看掌舵者的‘心性’和‘格局’。您拒绝昊天资本一百二十亿的果断,您在联盟中展现出的调和与领导能力,尤其是您敢于开源核心代码的魄力与远见……这些都让我们相信,您所追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成功。您是在为未来的数字世界‘筑基’。投资这样的‘筑基者’,八年,甚至更久,都是值得的。”
这番话,说到了林见鹿的心坎里。他需要的,正是这种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随后,雪鹿资本与红杉资本等机构,进行了一轮低调而高效的联合尽调。过程中,雪鹿资本展现出的专业、严谨以及对产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再次给林见鹿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终,在经过内部多轮激烈而审慎的讨论后,决策的天平,倾向了雪鹿资本。
A轮融资的最终方案尘埃落定:
**由雪鹿资本领投,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跟投,融资金额总计三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二十亿人民币),投后估值九十亿人民币。**
雪鹿资本获得了董事会一个观察员席位。
签约仪式没有大肆声张,选择在公司内部一个布置简单的会议室举行。当林见鹿与沈南舟以及红杉、高瓴的代表共同在协议上签下名字,交换文件并握手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赵昊、周牧、陈默等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自豪,他们知道,公司从此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林总,合作愉快。”沈南舟握着林见鹿的手,微笑道,“秦总让我转告您,她很期待与您的下一次会面,亲自探讨‘灵犀生态’的未来图景。”
“一定。”林见鹿点头,他知道,与秦雪这位神秘而强大的“盟友”的正式交集,即将开始。
资金到账的那天,公司账户上那串惊人的数字,并没有让林见鹿感到眩晕,反而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分。这不仅仅是九十亿的估值,更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期望。
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资本的浪潮暂时退去,留下的是充足的弹药和更清晰的航向。下一步,就是将这笔“聪明钱”的力量,彻底转化为构筑“灵犀”生态护城河的砖石。
A轮融资的完成,如同给即将远征的巨舰加满了最优质的燃料。潜龙入海,资本加持,接下来,将是真正考验其能否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舞台上,劈波斩浪,建立起属于自己王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