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打破门户(2/2)
他开门见山的话,让一些抱着学习“绝世武功”心态而来的年轻人略微有些失望,但更多的人则被勾起了兴趣。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林见鹿目光扫过全场,“你们站桩,或者进行呼吸训练时,师父是如何要求你们的?是不是经常听到‘放松,但不要完全放松’、‘意念似守非守’、‘呼吸要细、长、匀、深’但具体多细多长又说不清楚?”
的表情。这正是他们日常练习中最大的困惑所在!
“从今天起,忘记那些模糊的描述。”林见鹿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将一切,量化。”
他首先从最基础的**站立姿势**开始。他没有用传统的“浑圆桩”、“三体式”等名目,而是直接将其分解为骨骼对齐、肌肉张力分布、重心投影点等生物力学指标。
“双脚与肩同宽,不是大概,是用尺子量过的同宽。膝盖微屈,不是感觉,是要求大腿前侧肌群保持百分之三十的最大自主收缩力,这个力感你们可以通过对抗墙壁慢慢找到……想象头顶有一根线轻轻上提,不是乱想,是为了激活核心肌群,维持脊柱的最佳生理曲度……”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并让前排的弟子上来触摸他相应部位的肌肉状态,感受那种“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具体张力。
接着是**呼吸**。
“摒弃所谓的‘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这些让人混淆的名词。我们只关注结果:吸气时,横膈膜下沉,胸腔自然扩张,腹部微微隆起,肋骨下角打开约四十五度……对,就是这个感觉。呼气时,缓慢均匀,感受腹部自然内收,但核心肌群保持稳定,不要塌陷……”
他甚至引入了简单的计时:“初期,尝试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的节奏。用秒表,严格计时,形成肌肉记忆。”
最后是**意念引导**,这是最玄乎的部分,也被林见鹿彻底“去玄学化”。
“不要去想什么‘气沉丹田’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你们的意念,就是一把‘内部扫描仪’。”林见鹿引导着,“吸气时,将你们的注意力,从鼻腔开始,沿着气管,缓缓‘扫描’到肺部,感受空气的流入和胸腔的扩张;呼气时,注意力随着气息的呼出,‘扫描’全身,重点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感,感受膝盖、髋关节的稳定,感受脊柱的延伸……注意力就是探照灯,照亮你身体内部的感受,仅此而已。”
他将整个“养元功”基础篇,分解成了十几个清晰明确的步骤和标准,每一个都有可感知、可验证的指标。他鼓励弟子们互相检查姿势,用手机录音对比呼吸节奏,甚至建议有条件的可以用心率带监测练习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这种前所未有的、如同做科学实验般的修炼方式,让在场的年轻弟子们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竟然可以如此清晰、如此有迹可循!
讲解结束后是实践环节。训练室内,三十多名年轻武者按照林见鹿教导的方法,认真地调整站姿,掐着表练习呼吸,用“内部扫描仪”引导意念。起初还有些别扭和刻意,但在林见鹿的不断巡视和精准点拨下,很快,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我……我好像感觉到脚底发热了!”
“是啊!胸口也不闷了,呼吸特别顺畅!”
“原来这就是‘松而不懈’?我的肩膀从来没这么放松过又有力过!”
这些细微却真实的感受,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就连后排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武师,看到自家弟子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展现出的积极变化,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和深思起来。
李主席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却又秩序井然的场面,看着那些年轻弟子眼中重新燃起的求知光芒,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林见鹿今天公开的,或许真的只是一点“基础”,但其代表的打破门户、公开标准化知识的理念,以及那立竿见影的效果,已经像一颗投入湖心的巨石,必将在这潭沉寂已久的湖水中,掀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潜龙轻吟,已振聋发聩。他不仅展现了力量,更开始播撒改变认知的种子。这“养元功”基础篇,就像一把钥匙,为许多困于迷雾中的年轻武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而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