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体质改善(1/2)
“养元操”如同在林见鹿精心培育下的一株嫩苗,在东南大学这片土壤中,开始悄然舒展枝叶,绽放出令人侧目的生机。最初的十几人晨练队伍,如同滚雪球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稳定地超过了五十人,甚至在一些天气晴好的早晨,能接近百人规模。教学主楼前的小广场,在清晨七点半到七点三刻这短短一刻钟里,俨然成了校园里一道充满活力又别具一格的新风景。
而推动这“雪球”越滚越大的,并非天花乱坠的宣传,而是实实在在、无法作伪的效果——参与者们普遍感受到的精力和体力的显着提升。
李立是变化最明显的一个。以往他作为资深“夜猫子”,兼之长时间泡在电脑前,早上第一节课总是昏昏欲睡,脖颈和肩膀更是酸痛的“重灾区”。自从坚持练习“养元操”后,他发现自己早晨起床不再那么痛苦,课堂上瞌睡的次数锐减,更让他惊喜的是,那困扰他许久的颈椎不适,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缓解了。
“神了!真是神了!”一天晚上卧谈会,李立兴奋地分享,“你们是不知道,我今天下午连续写了三小时代码,脖子居然没像以前那样抗议!这‘养元操’比什么按摩仪都管用!”
王浩作为体育爱好者,感受则更为深入。他发现自己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身体的疲劳恢复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肌肉的酸痛感也减轻得更快。“这操看着慢,但对筋骨拉伸和核心稳定性的锻炼效果是真不错,”他一边做着拉伸,一边由衷赞叹,“感觉身体更‘通透了’,好像气血运行都顺畅了。见鹿,你这套操里是不是真有点门道?”他看向林见鹿的目光带着探究,但更多的是信服。
林见鹿只是微微一笑,避重就轻:“动作设计符合人体力学,呼吸配合能促进循环,坚持下来对身体自然有好处。”他将功劳归于科学的锻炼方法,而非玄乎的“内力”或“系统”。
就连起初抱着几分审视和“给室友面子”心态参与的周浩轩,也不得不承认这“养元操”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他发现自己虽然不像李立、王浩那样有明显的“痛点”被解决,但坚持练习后,白天精神更易集中,晚上睡眠质量更高,那种由内而外的精力充沛感是做其他运动难以比拟的。他嘴上不说,但每天清晨起床却比谁都准时。
这三个“内部样板”的变化,通过他们的社交网络,迅速在班级、系里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李立那个‘程序猿’的颈椎病都快被林见鹿的操给练好了!”
“王浩说他们田径队的人都偷偷跟着练,说能加快恢复!”
“周浩轩那个挑剔鬼都天天去,看来是真有效果!”
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熟悉的人发生的积极变化,远比任何广告都更具说服力。
于是,晨练的队伍里,出现了更多的新面孔。有戴着厚厚眼镜、长期伏案的研究生师兄,有抱怨腰肌劳损的年轻辅导员,甚至还有几位注重养生的老教授,也会偶尔背着双手在一旁观摩,不时赞许地点点头。
班级里,变化更是显而易见。以往上午第一节课,总能看到哈欠连天、强打精神的景象。而现在,不少坚持练习“养元操”的同学,眼神清亮,坐姿挺拔,课堂氛围都活跃了不少。连授课老师都察觉到了异样,在一次课间好奇地问:“你们班最近精神头都很足啊,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