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邻居的请求(2/2)
他摒弃了所有需要承重或大幅度弯曲的动作,设计了两个坐着就能完成的、旨在温和刺激气血流过膝关节周围的静态拉伸和极其缓慢的屈伸。“奶奶,您的腿需要的是‘通’,而不是‘动’。这两个动作,您就坐着,看电视、聊天的时候都能做,用意念感受气血往膝盖那里流,就像用温水管子慢慢冲开淤堵的地方一样,不追求幅度,感觉微微发热就行。”
王奶奶依言尝试,动作缓慢得像是在播放慢镜头,但做完几下,她惊喜地抬起头:“咦?好像……是有点热乎乎的感觉了!”
然后是张婶,她主要是肩颈僵硬和睡眠不好。林见鹿教了她几个改良版的肩颈拉伸,重点在于沉肩和配合呼吸,又结合“养元功”中宁心安神的理念,教了她一个简单的睡前冥想呼吸法。“张婶,睡觉前别想烦心事儿,就专注呼吸,感觉气息像小溪流一样在身体里慢慢走,这对睡眠有帮助。”
他还指导了一位有轻微高血压的叔叔如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来辅助平缓心绪,指导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阿姨如何利用工间休息时间做极简的脊柱放松。
整个过程,林见鹿没有丝毫说教,只有耐心的讲解和精准的示范。他更像是一个引路人,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条通往健康的、切实可行的小径。他不强调玄乎其玄的“气感”,而是用“发热”、“放松”、“通畅”等实实在在的身体感受来引导,让这些朴实的邻居们更容易理解和坚持。
小小的客厅仿佛变成了一个微型的健康工作坊,充满了求知与互助的氛围。李秀娟和林建国在一旁帮着维持秩序,倒水,脸上洋溢着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和对儿子由衷的骄傲。
邻居们来的时候带着病痛和焦虑,离开时,脸上却多了豁然开朗的笑容和满满的希望。他们拿着林见鹿用纸笔简单画下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养生方案”,如获至宝。
“小鹿,真是太谢谢你了!”
“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秀娟,建国,你们养了个好儿子啊!”
真诚的感谢声不绝于耳。
送走邻居,林家恢复了安静。李秀娟看着儿子,眼里有光:“小鹿,你看大家这么信你……”
林建国也难得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虽然没说什么,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见鹿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王奶奶正坐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他教的那个抬腿动作,张婶则在一边比划着肩颈拉伸。他的目光悠远而沉静。
这次邻居们的集体请求,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它验证了“养元功”简化版的普适性和巨大需求。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健康问题,更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需求缩影。
【“养元功”实践范围显着扩大,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指导能力提升。“文以载道(普惠篇)”经验值大幅增加。检测到宿主初步具备“因人施教、惠及社群”的潜质。】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指明了方向。
顺势小范围的推广,不仅加深了邻里情谊,为他家赢得了极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潜龙的身影,在这最基层、最朴实的社区土壤中,悄然扎下了更深、更广的根系。他播下的健康种子,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生根发芽,静待有一天,或许能长成一片荫蔽更多人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