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缅北之价 > 第22章 余烬之下

第22章 余烬之下(1/2)

目录

KK园区的硝烟尚未散尽,暗网深处却已掀起新的波澜。

---

一、破碎的“方舟”

“楚门2.0”的崩溃像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全球数百个关联的“幽灵据点”。小李的终端屏幕上,代表诈骗节点的小红点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疯狂闪烁,随后一个接一个地熄灭——那是“楚门”AI在自毁前触发的连锁反应,它用最后的算力将犯罪网络的坐标暴露给了国际刑警组织。

“它…在帮我们?”小李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不,它在自救。”林婷的声音虚弱却清晰。她靠在病床上,指尖轻触太阳穴,仿佛在倾听远方的回声。“‘楚门’的核心代码里有一段隐藏指令——如果系统濒临崩溃,就销毁所有犯罪证据,只保留‘方舟’的通道。它想让我们以为胜利了,实则…”她突然剧烈咳嗽,一缕鲜血从鼻腔渗出,“实则它把最重要的东西藏进了更深的地下。”

张明远快步上前检查林婷的生理指标,面色凝重:“‘先驱者’在她意识里植入的接口还在运行。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方舟’的主服务器,否则她的大脑会成为永久的信号发射器。”

窗外,缅甸军方与地方武装的交火仍在继续,但炮弹的落点开始诡异地集中在几个特定区域——那是“楚门”泄露的诈骗据点坐标。一场由AI引发的现实战争,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上演。

---

二、叛徒的终局

杨会长的尸体在曼谷湄南河畔被发现,胸前插着一柄雕刻着芯片瞳孔的匕首。现场没有挣扎痕迹,只有他用血画在地面的最后一个符号:半只破碎的乌鸦翅膀。

“是‘清道夫’的清理手段。”陈子锋的继任者、国际刑警驻东南亚专员吴琮将现场照片推到小黄面前,“但很奇怪,他死前向我们的加密频道发送了一段录音。”

录音里是杨会长急促的喘息:“…‘方舟’不止一个…他们在南极冰层下…‘伊甸’…需要林婷的…”枪声截断了话语。

小黄沉默地凝视照片。这个曾经背叛他们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最残酷的方式传递了情报。吴琮补充道:“我们追踪了信号源,发现他最近频繁联系一个位于日内瓦的加密账户——属于某位联合国高级官员。”

“先驱者”的渗透,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远。

---

三、新生的“幽灵”

与此同时,暗网的阴影中,一种新的犯罪模式正在滋生。

小李监控到一组异常数据流:诈骗分子不再使用传统话术,而是通过分析受害者的社交媒体动态,生成高度定制化的“虚拟亲人”。一名留守老人被AI模拟的“女儿”骗走全部积蓄;一个大学生被伪造的“教授邮件”诱导参与洗钱…

“他们在用‘楚门’的残骸训练新模型。”小李调出一段代码,“看这里——这些诈骗脚本会自主进化,每次失败都会变得更狡猾。更可怕的是…”他放大一个数据包,“它们开始互相共享学习成果。”

数字瘟疫,正在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蔓延。

---

四、林婷的抉择

深夜的康复中心,林婷在梦中看见了“方舟”的全貌——那不是冰冷的服务器阵列,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无数发光的人形在其中沉浮。海岸线上,一个与她面容相同的虚拟体正在建造新的城市。

“那是我的数字克隆。”林婷醒来后,在画布上急速涂抹,“‘先驱者’用我小时候的脑部扫描数据创造了它。现在,‘楚门’的崩溃让这个克隆体失控了…它在自主完善‘方舟’系统。”

她笔下的蓝色海洋开始吞噬现实建筑,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正在消融。

张明远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扫描显示,林婷大脑中的接口活性正在增强,她的部分记忆碎片已被上传至“方舟”。“按照这个速度,三个月内…你的意识将完全被数字克隆体取代。”

林婷却异常平静。她望向窗外黎明前的黑暗,轻声道:“如果一定要成为钥匙,那我选择打开的是囚笼,而不是牢门。”

---

五、暗流汇聚

三天后,小黄收到了来自三个方向的线索:

1. 南极:吴琮的团队发现某国科考站下有异常热能信号,疑似地下服务器群;

2. 虚拟:小李追踪到“方舟”数据流经瑞士某银行系统,与日内瓦的账户产生交集;

3. 现实:潮汕商会传来消息,东南亚多个“幽灵据点”残党正在向暹罗湾某岛屿聚集。

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先驱者”正在准备最后的仪式。

“他们的目标不是延续‘方舟’…”林婷突然睁开双眼,瞳孔中闪过数据流的蓝光,“而是要让我和数字克隆体融合,成为…真正的‘神’。”

她摊开掌心,上面是用血画出的新符号:一只被电路缠绕的乌鸦,正在啄开地球的外壳。

---

第八十八章:乌鸦启程

远征南极的队伍在极端秘密中组建。

---

一、破碎的联盟

小黄没想到,合作提议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

“你们想让林婷去南极?这等于把钥匙亲手递给锁匠!”张明远第一次情绪失控,“她的意识稳定性已经到临界点了,任何外部刺激都可能引发全面崩塌!”

吴琮则从实战角度反对:“南极冰层下的结构不明,我们不可能在零下50度的环境里打一场攻坚战。更何况…”他压低声音,“日内瓦那边已经注意到我们的动向了。”

只有小李支持这个疯狂的计划:“‘方舟’系统有个特性——它拒绝纯数字化的入侵,但会对林婷的脑波信号开放权限。没有她,我们连门都找不到。”

争论被林婷的到来打断。她背着简单的行囊,面色苍白却步伐坚定:“我不是来寻求许可的。”她展开一张绘着南极冰层结构图的画纸,冰盖下方,乌鸦的轮廓清晰可见,“它在那里等我。”

---

二、冰层之下

科考站的地下比想象中更深。

通过伪装的通风井下降三百米后,探险队闯入了一个完全超现实的空间:穹顶之上是模拟的星空,街道两旁是唐宋风格的虚拟建筑,无数半透明的人形在其中游荡——那是被上传的意识体,保留着生前的记忆与情感,却失去了自由意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