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归处是长安 > 第119章 弥合与筑堤

第119章 弥合与筑堤(1/2)

目录

“开放式工坊”如同一场无声的细雨,暂时浇熄了舆论场最灼人的火焰。网络上的喧嚣并未完全停止,但那些基于真实见闻的正向内容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冲淡了此前刻意营造的负面印象。然而,“归处”内部,那被小郑的背叛撕裂的伤口,依旧裸露着,隐隐作痛。

信任的重建,远比应对外部攻击更为艰难。

苏青瓷提议召开一次闭门会议,只有核心成员与几位德高望重的匠人代表参加。地点依旧在议事堂,但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没有了争锋相对的辩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小心翼翼的静默。每个人似乎都刻意避免提及那个名字,但那个名字带来的阴影却无处不在。

贾长安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坦诚:“这次的事情,是我的失察。过于注重外部的战略和扩张,忽略了对内部人员,尤其是核心岗位人员背景和状态的持续关注与关怀。我负有主要责任。”他没有推诿,这反而让在场众人有些动容。

唐乐知紧接着开口,眼眶微红:“小郑……是我一手带进来的。我看重他的能力和热情,却没能看清他背负的压力,更没有及时察觉他心态的变化。作为直接主管,我的责任不可推卸。”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带着深深的自责。

秦望舒轻轻叹了口气:“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领域里,或是战略,或是内容,或是学术构建,却忘了团队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器’。这次的事件提醒我们,再美好的理念,也需要牢固的人际信任作为基石。”

小军猛地抬起头,声音粗粝:“说这些有啥用!叛徒就是叛徒!老子最恨这种背后捅刀子的!”他胸口剧烈起伏,显然依旧难以释怀。

周雯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冷静,然后看向苏青瓷,语气平和却带着力量:“青瓷,长安,乐知,望舒……事情已经发生了,追究责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匠人之间现在议论很多,大家心里都没底。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也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苏青瓷身上。她一直静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抚摸着面前那只釉色独特的茶杯,仿佛在感受其下蕴含的、经历过窑火淬炼的不定与坚韧。

“小军说得对,背叛不可原谅。”苏青瓷终于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但自责与愤怒,也无法让时间倒流,更无法弥合裂痕。周雯姐问到了关键——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经过风波后略显沉寂的街区。“云隐攻击我们,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某种他们不愿看到,甚至恐惧的可能性。他们不惜利用人性的弱点,也要摧毁我们。如果我们因为一次背叛就从内部瓦解,那才是真正中了他们的计。”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神坚定:“信任碎了,那就一点一点捡起来,用比以往更透明的胶,更坚韧的线,重新粘合、缝补。光靠说不够,我们需要筑起更坚固的堤坝。”

“第一,信息透明化。”苏青瓷条理清晰地开始阐述,“不仅是财务,包括重要的战略决策过程、面临的挑战与风险、甚至是像这次这样的危机处理进展,在合适的范围内,向所有核心成员和合作匠人公开。建立定期、非正式的沟通机制,让不同的声音有处可说,有处可听。我们要主动打破信息壁垒,让暗处无处藏身。”

“第二,决策参与度。”她继续道,“乐知之前提出的‘双层决策’思路可以深化。不仅艺术创作由匠人理事会主导,在涉及品牌发展方向、重要合作、利润分配机制等重大事项上,建立由核心团队、匠人代表、甚至外部顾问共同组成的‘决策咨议小组’,确保关键决策能听到并权衡各方的利益与诉求。过程或许会慢一些,但根基会更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