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340章 修车厂的未来规划

第340章 修车厂的未来规划(1/2)

目录

陈默将文件夹夹在腋下,刚走到厂门口,赵天虎就追了出来。他手里攥着笔和记事本,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微微发亮。

等会儿走。他喘着气说,刚才你说的那几个要点,我记下来了,咱们再碰一下细节。

陈默停下脚步,回头望了眼车间里依然亮着的灯光。机器低沉的运转声从未停歇,像是这座工厂永恒的心跳。

他点头,进屋说。

两人重新回到控制室。技术人员已经下班,桌上还留着半杯凉透的茶水。赵天虎把记事本摊开,用笔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你刚才说日志延迟能优化,我就在想,这系统能不能再往前迈一步?现在这套设备只能检测故障,能不能让它预判哪里即将出问题?

陈默坐下,顺手拉过一把旋转椅。可以。加装预测模块就行。

具体怎么操作?

在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轮轴、发动机、刹车片这些地方都装上,数据实时回传,让系统自主学习运行规律。哪个零件快到使用寿命了,提前发出预警。

赵天虎眼睛一亮,就像给人做定期体检?

差不多是这个思路。

那投入不小吧?

第一批先改装十辆车作为试点,成本可以控制。等后期规模上来了,我们自己生产传感器,成本会更低。

赵天虎低头认真记了几笔,又抬起头:要是其他修车店也想用这套系统呢?他们可没有这些设备。

陈默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翻到某一页。上面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个系统架构图,几个方框之间用箭头相连。

开发一个云端接口。他们把车开过来,连接诊断仪,数据上传到我们的服务器进行分析,结果直接发回给店家。不需要购买整套系统,也能享受智能诊断服务。

赵天虎盯着图纸看了好一会儿,忽然笑出声来,你这是要把咱们这个修车厂升级成维修大脑

本来就是。陈默平静地说,以后不叫修车厂,叫区域维修数据中心。

赵天虎先是一愣,随即用力点头,对!就该这么定位!我明天就去订制新招牌。

先不急。陈默合上笔记本,第一步,把本地服务做扎实。第二步,建设小型数据中心,存储所有维修记录。第三步,培养人才。招聘一批年轻技工,教他们使用系统,理解数据分析。

你是想打造行业标准?

不是简单的标准化,而是建立新的服务体系。陈默注视着他,以后所有维修店都能查阅历史数据,获取预警报告。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维修未来。

赵天虎沉默片刻,抓起笔在纸上工整地写下三行字:第一阶段,优化现有服务;第二阶段,建立本地数据平台;第三阶段,启动人才培训计划。

写完,他抬头问道:那新名字呢?总不能一直叫修车厂

智维中心陈默说,智能的智,维修的维。

智维......赵天虎细细品味着这个名字,脸上露出笑容,行,就叫这个。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唰唰写下标题:《智维中心三年发展纲要》。

:第一年,完成十辆试点车改装,上线远程诊断接口;第二年,建成小型服务器机房,接入五十家合作门店;第三年,开办技术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

写完最后一笔,他放下马克笔,转头看向陈默:怎么样?

可以。陈默点头,再加上一条——每季度发布行业维修数据报告。统计哪些车型故障率最高,哪个零件最容易出问题,把这些数据公开。

这有什么意义?

很有意义。陈默解释道,车主能看到真实的车况数据,制造商也会据此改进设计。信息透明了,整个行业才能进步。

赵天虎咧嘴一笑,你还真是站得高,看得远。

不是我看得远。陈默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赵天虎望着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人与众不同。以前他只当陈默是个技艺高超的技术员,能修机器、能解决难题。但现在,他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一种化平凡为非凡的远见卓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