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破天求圣 > 第327章 初婴神游

第327章 初婴神游(2/2)

目录

“令狐施主,你这棋下得也太慢了,不就是一步棋嘛,有何可犹豫的?”

“正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可若是不走,岂不是连输的机会都没有?”

“依小僧看,你不如先随便落上一子,探探虚实,也不失为一招妙棋啊。”

和尚的话语,似乎意有所指。

在他的对面,端坐着一名外貌五六十岁,气质卓然的中年男子。

他身着一袭青衫,剑眉入鬓,目若朗星,三绺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黑色美髯,正随着海风微微摆动。

他整个人坐在那里,便如同一柄藏于鞘中的绝世宝剑,气息内敛到了极致,却又仿佛随时都能迸发出斩裂天地的锋芒。

此人,正是南域第一剑修,被誉为“青衫剑神”的令狐青。

他听着和尚的话,眉头微蹙,捻在指间的一枚黑子,迟迟未能落下。

棋盘之上,黑白二子已呈胶着之势,一着不慎,便是龙毁棋亡的下场。

忽然,那大和尚轻“咦”了一声。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那双玩世不恭的眼眸中,竟爆射出两道骇人的精光,直直望向北方的天际。

那眼神,仿佛穿透了无尽的空间,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景象。

“怪哉,怪哉!”

和尚脸上的笑容尽数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震撼与不解。

“多少年了?这天兰之地竟又有人能做到‘初婴神游’?”

此言一出,对面那沉稳如山的令狐青,身体也是猛地一震。

他豁然抬头,顺着悟明的目光望向那片空无一物的天空,脸上同样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以他的修为,自然也感知到了那股一闪而逝,却又浩瀚无边的道韵波动。

许久,令狐青才缓缓收回目光,声音带着一丝干涩,轻声问道:“悟明,你当年……是何时做到的?”

悟明和尚那双精光闪烁的眸子,此刻却有些失焦,似乎陷入了某种久远的回忆。

半晌,他才有些失意地撇了撇嘴角。

“小僧资质愚钝,直到元婴大圆满,触摸到那一丝化神壁障时,才侥幸神游过片刻。”

令狐青闻言,将手中的黑子轻轻放回了棋盒之中,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你倒也不错了,比老夫强。”

“老夫当年,还是在冲击化神之境,引动天地法则灌体时,才机缘巧合之下,有过那么一次神游太虚的经历。”

两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苦涩与无奈。

他们是这片大陆最顶尖的存在,是无数修士仰望的化神真君。

可他们自己却清楚,这所谓的“初婴神游”,代表着何等恐怖的潜力和资质。

那意味着,此人的道基之稳固,元神之强大,已经远远超出了这片天地的极限!

“此人资质超绝,万年难遇。”悟明和尚忽然也没了下棋的兴致,站起身,拍了拍袈裟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中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悻悻。

“可惜啊,可惜……”

“资质再好,又有何用?最后还不是要被困死在这方囚笼之中,万载光阴过后,终究也只是一抔黄土罢了。”

他抬头望天,眼神中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

“不下了,不下了!没意思!”

“小僧这就去天道宗,给宋道元那个老家伙捧捧场,还能讨杯‘悟道灵茶’喝喝。令狐青,你这回真不去了?”

令狐青也缓缓起身,他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脚下那片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

“不去了。”

他的声音,平静而悠远。

“老夫打算先去一趟星岛,同司马空再去看一眼那处空间裂缝的情况。”

“若是……那裂缝还是那般不稳定,老夫便去一趟苍兰大陆,看看岳平之那里,是否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令狐青的语气中,透着一股连他自己都无法掩饰的疲惫与无奈。

言罢,他不再停留,整个人化作一道通天彻地的青白剑光,冲天而起,只一闪,便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

看着令狐青远去的方向,悟明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光头,那双玩世不恭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他低声一叹,随即同样腾空而起,化作一道金光,朝着东北方向激射而去。

其速度之快,竟丝毫不亚于那道绝世剑光,一息之间,便已杳无踪迹。

千仞绝壁之上,再次恢复了宁静。

只余下一幅未下完的残局,静静地摆在石台之上。

海风呼啸,浪涛拍岸,轰鸣声万古如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两位站在世间顶点的存在,方才流露出的那份深沉无奈。

……

那种奇妙的“神游”状态,持续了整整三日。

云天的意识,或者说他那初生的混沌元婴,并未在任何一处具体的地方停留。

它化作了天地间一缕最自由的风,一滴最随性的雨。

它穿梭于法则之海的表层。

五行流转的绚烂光带,空间折叠的无形褶皱,时间如长河般沉重而缓慢的流淌,以及那偶尔在法则深处炸开,代表着生与灭的雷霆火花……

过往需要耗费无数心神去苦苦参悟的大道至理,此刻却像是一幅摊开在眼前的浩瀚画卷,任由他肆意浏览。

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浸润与熏陶。

是生命层次跃迁之后,天地给予的最慷慨的馈赠。

直到第三日,一股源自神魂本源的疲惫感,如潮水般缓缓涌来。

初生的元婴,终究还是有其极限。

丹田气海之内,那眉心烙印着金色雷纹的元婴小人,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

它心念微动。

那飘荡于天地间的浩瀚神意,便如倦鸟归林,百川归海,瞬息之间尽数收回到了这具小小的“道体”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