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605章 沈儿峪血战全军覆 黄河畔流木得余生

第9605章 沈儿峪血战全军覆 黄河畔流木得余生(1/2)

目录

洪武三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河西走廊的寒风依然刺骨。兰州城下,旌旗猎猎,一支约莫五万人的军队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中军大旗下,王保保立马远眺,目光深邃。历经太原之败的耻辱,他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在西北之地重新集结了一支可战之兵。

王爷,兰州城防坚固,守将张温是徐达麾下猛将,强攻恐难奏效。副将贺宗哲低声禀报。

王保保微微颔首,寒风吹动他盔缨上的红缨:传令各部,深沟高垒,围而不攻。张温粮草有限,待其粮尽,必出城求援。届时...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便是我们以逸待劳之时。

这招围城打援之策,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西北地广人稀,明军补给困难,若能在野战中歼灭其援军,不仅能夺取兰州,更能重创明军主力。

然而就在此时,一骑快马飞驰入营,信使滚鞍下马,气喘吁吁:王爷!紧急军情!徐达亲率十五万大军西征,已过平凉!

营中诸将闻言,无不色变。徐达用兵如神,自北伐以来未尝败绩,其威名足以令任何对手心生畏惧。

王保保却仰天长笑:好!来得正好!徐达若龟缩北平,我尚难图之。今他远道而来,正可一战定乾坤!

是夜,王保保独坐军帐,对着地图沉思。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这两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洗刷太原之耻。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他必须把握住。

父帅,若您在天有灵,请保佑孩儿此战得胜,重振大元雄风!

四月,两军在定西沈儿峪相遇。

沈儿峪一带山岭纵横,沟壑深切,是天然的战场。王保保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命部队在深沟北侧扎营,严阵以待。

站在高岗上远眺,王保保不禁赞叹徐达用兵之妙:徐天德果然名不虚传,选的这个地方,攻守兼备啊。

贺宗哲不解:王爷何出此言?

王保保指着地形解释道:你看这沈儿峪,两山夹一沟,易守难攻。我军若攻,必须仰攻其垒;他若攻我,同样要越过深沟。这是要打一场硬仗啊。

果然,徐达在深沟南侧扎营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命令部队日夜不停地修筑工事,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

徐达这是要跟我们拼消耗。王保保冷笑,传令下去,多设疑兵,夜间擂鼓呐喊,扰其军心。

接下来的几日,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心理战。元军夜间不断骚扰,明军则加固营垒,稳如泰山。

这日黄昏,王保保召集众将议事。

徐达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出战。我有一计...王保保目光扫过众将,明日我军佯装粮草不济,分批撤退。徐达若来追,便中我埋伏;若不追,我军也可安然退往宁夏。

众将纷纷称妙,唯有老将韩札儿眉头紧锁:王爷,徐达用兵谨慎,恐怕不会中计。

王保保不以为意:即便不中计,也能试探其虚实。

然而,王保保低估了徐达。明军大营中,徐达正与副将汤和观察元军动向。

大将军,元军似有撤退迹象。汤和指着对面营地道。

徐达摇头:王保保诡计多端,这必是诱敌之计。传令各营,严加戒备,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出战!

与此同时,徐达派出的斥候已经绕到元军侧后,发现了王保保设下的伏兵。

果然如此。徐达接到回报,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我们就将计就计。

次日清晨,元军开始佯装撤退。然而直到日上三竿,明军大营依然毫无动静。

报——!一骑探马飞驰而来,明军侧翼出现调动,似要截我军退路!

王保保心中一沉,意识到计策已被识破。就在这时,明军大营突然战鼓齐鸣,营门大开,无数明军如潮水般涌出!

全军迎战!王保保拔刀大喝。

然而明军并不直接冲锋,而是在深沟前停下,数千弓箭手列阵齐射。箭雨遮天蔽日,元军前排顿时倒下一片。

盾牌手上前!王保保临危不乱,指挥部队结阵防御。

就在两军隔沟对射之际,明军阵中突然推出数十门火炮!

轰!轰!轰!炮声震天,元军阵线顿时大乱。这火炮之威,远超王保保预料。

王爷小心!亲兵队长一把将王保保扑倒,下一刻,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就被炮弹击中,土石飞溅。

王保保推开亲兵,怒目圆睁:骑兵准备,随我冲过沟去!

然而深沟难越,元军骑兵在沟前受阻,成为明军火炮和弓箭的活靶子。一时间,元军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