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3章 封河南王将相失和 内战连连坐失良机(2/2)
就在王保保与李思齐僵持不下之时,江南的朱元璋却势如破竹。
应天府内,朱元璋召集文武议事。
“恭喜陛下,元廷内讧,王保保与李思齐交战正酣,此乃天赐良机啊!”刘伯温手持羽扇,面带微笑。
徐达出列道:“陛下,如今陈友谅已平,张士诚势孤,若趁元军内乱,一举平定江南,则天下可定。”
朱元璋颔首:“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即日发兵,先取张士诚,再图北伐。”
明军随即展开攻势,连克苏州、湖州,张士诚节节败退。
而此时的中原,王保保与李思齐的战争却愈演愈烈。张良弼、脱列伯等将领也卷入战团,整个北方陷入混战。
至正二十六年春,开封府内,王保保接到江南战报,面色凝重。
“张士诚困守平江,危在旦夕。若平江失守,朱元璋便可全力北伐。”孙恭忧心忡忡。
王保保长叹一声:“我何尝不知?然李思齐顽固不化,若不先定关中,我军南下必遭其袭扰。”
正议间,忽闻圣旨到。顺帝特使宣读诏书,严令王保保即刻停战,率军南下御敌。
送走特使,王保保苦笑:“陛下不知,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即便我愿停战,李思齐岂会善罢甘休?”
果然,王保保派人议和,李思齐断然拒绝:“王保保小儿,除非交出兵权,否则休想!”
战事继续拖延。至夏,平江陷落,张士诚自尽的消息传来,王保保跌坐椅中,久久无言。
至正二十七年,元军内战已持续两年。这两年间,朱元璋已基本平定江南,开始筹备北伐。
这日,王保保正在帐中研究地图,忽闻外面喧哗。关保匆匆入内:“王爷,大都来使,称有要事相商。”
来者是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的心腹哈麻。
“王爷,朝廷危矣!”哈麻神色慌张,“搠思监与朴不花勾结,诬陷太子谋反,陛下已下令废储!”
王保保大惊:“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太子恳请王爷速速率兵回京,清君侧,正朝纲!”
王保保陷入两难。继续与李思齐作战,则朝中生变;回师大都,则前功尽弃。
孙恭劝道:“王爷,如今之势,已不容我等与李思齐纠缠。若太子被废,朝政尽入奸佞之手,纵使平定关中,又有何用?”
王保保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传令三军,即日拔营,回师大都!”
消息传至李思齐军中,众将欣喜若狂。
“王保保小儿,终于支撑不住了!”李思齐大笑,“传令下去,追击!”
张良弼劝阻:“李兄,王保保既已退兵,何必苦苦相逼?如今南军势大,我等当以国事为重。”
李思齐不以为然:“不趁此机会除掉王保保,日后必为心腹大患!”
于是,李思齐率军追击,与王保保殿后部队发生激战。王保保无心恋战,且战且退,损失惨重。
至正二十七年秋,王保保率军返抵大都郊外,却见城门紧闭,吊桥高悬。
“开门!河南王奉诏回京!”关保在城下高呼。
城上守将答道:“奉丞相令,无陛下手谕,任何人不得入城!”
王保保心知朝中已生变故,只得在城外扎营。是夜,哈麻秘密出城,告知朝中详情。
原来,搠思监与朴不花得知王保保回师,抢先一步控制朝政,诬陷王保保与太子勾结谋反。顺帝昏聩,竟信以为真,下旨削去王保保兵权。
“太子已被软禁东宫,陛下听信谗言,欲治王爷之罪。”哈麻叹道。
王保保默然良久,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孙恭劝道:“王爷,如今之势,唯有暂避锋芒。可先回河南,徐图后计。”
王保保摇头:“我军粮草将尽,后有李思齐追兵,前有大都坚城,进退维谷。”
正彷徨间,忽有探子来报:朱元璋已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
消息传开,军中震动。
王保保仰天长叹:“天不佑大元!若两年前诸将同心,何至于此!”
然而悔之晚矣。北伐明军势如破竹,连克山东诸城。而元廷内部,依然争权夺利,内斗不休。
至正二十八年春,明军逼近大都。顺帝仓皇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土崩瓦解。
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河水,王保保心中五味杂陈。他这个总领天下兵马的河南王,终究未能挽回大元覆灭的命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他,又将在这乱世中何去何从?
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仿佛为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