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连环杀人案!(2/2)
“命案必破”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严良率先开口:
“祁处,您的意思是,过去的卷宗里可能藏着线索?”
祁同伟摇头:
“不,我想找出他的行为模式。”
“性别、性格、年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内在的行为逻辑也一样,轻易不会改变。”
“除非经历重大转折,否则一个人做事情的方式基本固定。”
“凶手挑选的对象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共性。”
“我们可以通过作案手法,甚至选人的标准,推测出他的行为特征。”
“在法证术语中,这叫建立‘行为画像’。”
“我打算给这个凶手画个像。”
严良注视着祁同伟:
“祁处,我有种预感,您好像对破案很有信心。”
祁同伟回应:
“不是信心,是决心。”
“我绝不会让这个人逃脱。”
“赵局,现在能带我去档案室吗?”
“这里已经没有更多信息了。”
“凶手极其谨慎,具备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
“这从侧面说明,他非常聪明。”
赵铁民没去计较现在几点。破案不分昼夜,他略带歉意地说:
“雪人案的资料,恐怕没什么价值吧?”
“说实话,过去四年我们掌握的线索,远不如今天获得的多。”
祁同伟轻轻摇头:
“不一定。”
赵铁民不再争辩,稍作思考后说:
“那就开个案情分析会吧。”
“我把刑侦支队的林奇支队长也叫过来。”
祁同伟点头:
“可以。”
严良没说什么,这种场合,轮不到他拿主意。
三人谁都没觉得半夜两三点把人叫醒有什么不妥。
任务来了,刀山火海也得上。
赵铁民边打电话边带着祁同伟走进档案室。
关于“雪人案”的资料早已整理妥当。
很明显,哈市警方最近没少翻看这些档案。
祁同伟一页页翻阅,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严良皱着眉,他能感觉到,祁处一定发现了什么。
但他也更困惑了。
同样的档案记录,
严良看得一头雾水,祁同伟却已经捕捉到了线索?
在破案这件事上,严良很少对谁真正服气,但这一次,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佩服的人。
遗憾的是,曾经让他敬重的那位前辈,已经把专利卖了,转身投入商海。
警队少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法医。
祁同伟正专注翻阅案卷时,门外传来一阵清晰而坚定的脚步声。
他抬起头,来者竟是一名女警。
赵铁民介绍道:
“祁处,这位是我们哈市刑侦支队的支队长,林奇。”
祁同伟轻轻点头。
一个省会城市的刑侦支队长,居然是位女性。
他对哈市刑警的实力顿时有了新的认知——不是失望,而是充满期待。
现代社会尽管宣传男女平等,但在刑侦一线,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认为女人不如男人。
林奇能坐上这个位置,本身就说明她足够出色。
单凭她是一位女性,祁同伟就大致能判断她的能力。
祁同伟说道:
“人齐了,我们开始分析案情吧。”
林奇一愣:
“你有发现?”
严良默默递上一本工作笔记。
林奇接过一看,是关于“雪人”的侧写,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严良低声解释:
“祁处是足迹鉴定专家。”
“这是他刚刚做出的侧写。”
林奇迅速翻看了一遍。
祁同伟的侧写很简略,光靠这个找人,几乎等同于大海捞针。
可对林奇来说,却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