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90章 功高盖主(公元前579年 秋)

第190章 功高盖主(公元前579年 秋)(1/2)

目录

鄢陵之战的辉煌胜利,如同一声震彻寰宇的惊雷,彻底改写了天下格局。晋国霸业复兴的荣光,几乎尽数汇聚于中军帅赵朔一人之身。然而,极致的荣耀之下,往往潜藏着致命的危机。班师回朝的赵朔,脚下并非坦途,而是遍布着鲜花与荆棘的权力之巅。

秋高气爽,晋国都城新绛却比年节更为喧腾。通往宫城的驰道两旁,万民空巷,箪食壶浆,争相一睹大败强楚、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军帅赵朔的风采。

赵朔一身戎装,骑乘骏马,行于凯旋队伍的最前方。他面色沉静,并无骄矜之色,目光扫过欢呼的人群,深邃难测。其身后,是军容整肃、杀气未消的“武卒”精锐,以及装载着无数楚国旌旗、辎重、俘虏的凯旋车队。这浩大的声势,与其说是凯旋,不如说是最直观的武力展示。

晋景公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典礼之隆重,赏赐之丰厚,皆为晋国百年未见。金帛、玉器、田宅、奴仆不计其数,更有加封赵朔为“上卿”,总揽晋国军政,其权势地位,俨然已凌驾于诸卿之上,直逼君权。

朝堂之上,颂声如潮。昔日攻讦赵朔最力的郤克,此刻亦不得不强颜欢笑,躬身道贺。栾氏、先氏等贵族,更是纷纷表态依附。赵朔一言一行,几可定夺国策,晋景公虽端坐君位,却仿佛成了某种象征。

“赵卿之功,旷古烁今,实乃我晋国柱石!”晋景公握着赵朔的手,笑容满面,言辞恳切,然而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阴霾,却未能逃过有心人的眼睛。

赵朔恭敬回礼:“此乃君上洪福,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言辞谦逊,但其挺拔的身姿与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掌控一切的自信,却比任何傲慢的言语都更具压迫感。

是夜,赵朔府邸,灯火通明,门庭若市。道贺的、投靠的、请求庇护的各级官吏将领络绎不绝。直至深夜,人群方渐渐散去。

就在赵朔准备歇息时,心腹来报,韩厥轻车简从,秘密来访。

赵朔心中一动,立刻于密室接见。韩厥面色凝重,并无白日里的恭贺之色。

“韩大夫深夜来访,必有要事。”赵朔屏退左右,直接问道。

韩厥沉吟片刻,低声道:“赵帅,白日风光无限,然夜深人静时,可曾感到寒意?”

赵朔目光一凝:“韩大夫何出此言?”

“功高震主,古之至理。”韩厥声音压得更低,“君上今日之封赏,可谓极矣。然赏无可赏之时,又将如何?郤克等人,表面恭顺,其心叵测,岂会甘居人下?今日他们畏惧赵帅兵威,不敢妄动,然一旦……一旦君上流露出些许意向,则群起而攻之者,恐如过江之鲫!”

他顿了顿,继续道:“还有那鄢陵之战最后出现的‘天火’……来历不明,虽助我晋国,然其力可畏可怖。赵帅可知其根源?若不知,此便是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他人亦可借此构陷,言赵帅勾结妖异,其心难测!”

韩厥所言,句句诛心,直指赵朔权势背后的巨大隐患——君主的猜忌、政敌的潜伏、以及那神秘力量带来的不确定性。

赵朔沉默良久,书房内只剩下灯花噼啪的轻响。他何尝不知这些?只是胜利的辉煌暂时掩盖了这些阴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