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病榻丹心挽天倾(1/2)
管仲在宫门前呕血昏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动荡不安的临淄城心头。相府顿时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与凝重所笼罩。御医们穿梭不息,药香弥漫,却驱不散那沉甸甸的忧虑。齐国的天,似乎随着这位擎天巨柱的倒下而骤然阴霾密布。
桓公闻讯,真正感到了恐慌。他亲临相府探视,目睹管仲面无血色、气息微弱地躺在榻上,往日的睿智与威严被病弱取代,一股巨大的失落与恐惧瞬间攫住了他。直到此刻,他才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位亦师亦臣的老人,对于他,对于齐国,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因骄矜而生的疏离,因谗言而起的猜忌,在可能永远失去的恐惧面前,显得如此可笑与微不足道。
“不惜一切代价,救活仲父!”桓公对着御医低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守在榻前,久久不愿离去。
而宫廷之内,昨夜刺杀未遂的余波正在剧烈震荡。鲍叔牙手持君令,以雷霆手段彻查宫廷。那名被擒获的卫尉副统领在严刑之下,终于吐露部分实情,承认受长卫姬宫中一名心腹内侍指使,于当夜故意放松公子昭住所的警戒,并为刺客提供方便。但他并未供出与楚国的关联,亦未直接指认长卫姬,只一口咬定是那内侍许诺重金,言称是为“国家”除去“不祥之人”。
尽管口供有限,但线索直指长卫姬宫中。鲍叔牙毫不犹豫,即刻下令锁拿那名内侍。然而,当甲士冲入其居所时,却发现其人已悬梁自尽,留下了一封语焉不详的“谢罪书”,自称是因不满公子昭“结党营私”,故行此“忠君之事”,与他人无涉。
线索至此,看似断了。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绝非一个内侍所能策划。冰冷的恐惧感开始在宫廷中蔓延,尤其是长卫姬一党,往日的气焰荡然无存,人人自危。长卫姬紧闭宫门,称病不出。公子无亏亦被桓公严令于府中思过,不得外出。
朝野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相府那张病榻之上。
管仲昏迷了一日一夜。期间,南方军报再至:楚军见齐国内部生变,动作愈发大胆,开始试探性攻击齐军运粮队,与王子成父部发生数次小规模冲突。淮夷亦在楚人鼓动下,攻势复炽。杞国再度告急。
内忧外患,如山崩海啸般压来。桓公方寸大乱,群臣亦惶惶无主。整个临淄,仿佛都在等待那个老人的苏醒。
次日黄昏,管仲终于悠悠转醒。他睁开眼,看到的便是桓公布满血丝的双眼和鲍叔牙焦虑的面容。
“君上……鲍兄……”他的声音微弱如丝。
“仲父!你总算醒了!”桓公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几乎落泪。
管仲艰难地转动视线,看向鲍叔牙。鲍叔牙立刻会意,简洁快速地禀报了当前局势:宫廷查案进展、南方军情紧急、朝野人心浮动。
管仲听罢,闭目喘息片刻,再睁开时,那双深邃的眼眸虽黯淡,却重新凝聚起锐利的光芒。 “君上……”他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此刻……非悲戚之时……国事为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