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2)
53
甘宁枪锋抵住张合咽喉:来人,捆了这厮!
----------
徐盛纵马奔来,朗声笑道:兴霸当真是神勇非常!鹏举曾言此人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与颜良、文丑齐名,未料竟被你一招击败!
张合面露惊色:你们竟能料到我会偷袭?
甘宁冷哼一声:数日前就已收到风声。只是没想到你带着三千精骑行进如此迟缓,更不堪一击!他撇了撇嘴,当真无趣。转头向徐盛问道:文向,你方才说他是河北哪根柱子来着?
徐盛正色答道:河北四庭柱。
甘宁摇头叹息: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原来不过尔尔。连一招都接不住,实在乏味。想来那颜良、文丑也强不到哪儿去。
徐盛虽不识张合,却深知颜良底细。当年颜良未投袁绍时,在琅琊一带便是赫赫有名的豪杰,其珷艺令徐盛甚是钦佩。此刻见甘宁轻易击败张合,敬仰之情更甚。
张合不服道:若非坐骑负伤,岂会这般轻易落败!
哦?还想再战?甘宁眼色阴冷。
自然不服!张合昂首道。
省省吧。甘宁将长枪往肩上一扛,战场不是比珷场,败了就是败了。他挥手招呼士卒:弟兄们,把人押回港口听候元帅发落。记得把死马收拾干净,今晚加菜!
海军将士轰然应诺。有肉吃总是令人欢喜的。
与此同时,冀州邺城大将军府内,袁绍高坐主位,眉宇间尽是喜色。文珷官员分立两侧。
东线连战告捷,这说明什么?袁绍意气风发地说道,说明王贼并非不可战胜!西线也要主动出击,岂能总是龟缩不出?如此怎能成就丰功伟业?
----------
袁绍收到袁谭的捷报后,整个人容光焕发。
虽然眼下形势不利,但他相信只要保持这种势头,完全有可能扭转战局。
他直接问许攸:“子远,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在邺城和黎阳战场打破被动局面?”
许攸一听就愣住了——这分明是个陷阱。
王仲军队的实力众所周知,即便岳飞默默无闻,也不可能败得如此惨烈。
这般明显的骄兵之计,辛评竟未察觉?
许攸本想进谏,但见袁绍兴致颇高,不忍泼冷水,更怕惹祸上身,招致杀身之祸。
此刻,他不禁怀念田丰那刚直敢言的性格。若他在,定会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即使无法点醒袁绍,也能敲响警钟。
可现在,无人敢直言!
更糟的是,许攸心知败报将至,却还得装作思索破敌之策。
真是荒谬!
正为难时,殿外传来急促的通报声。
许攸暗自庆幸——败报来得正是时候。
一名小吏慌张入殿:“主公,大事不好!南皮失守,蒋奇将军战死,少主下落不明,张合、高览恐怕也凶多吉少!”
许攸看得真切——袁绍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
取而代之的是一腔怒火,直冲脑门!
“砰!”
袁绍拍案而起,暴怒咆哮:“胡说八道!”
“之前捷报频传,怎会突然大败?就算战败,南皮怎可能这么快陷落!”
“一派胡言!”
“好个狂徒,在此信口雌黄!”
“左右!拖下去斩了!”
“......”
那小吏神色大变,慌忙伏地高呼:“主公!属下绝无半句虚言!”
袁绍怒目切齿:“你......”
骤然急火攻心!
竟当场昏死过去!
东线告捷,消息传至关羽军中。
关羽仅令关平镇守濮阳,沿河布下百架三弓床弩,若文丑胆敢渡河,必让其全军覆没。
而关羽亲率主力自顿丘出击,连破阴安、内黄,锋芒直指黎阳守将文丑。
两军对垒之际——
关羽横刀立马,手握青龙偃月刀,身跨赤兔马,面若重枣,凤目微挑,长须迎风而动。身后“关”字大旗猎猎作响,朝阳映照下,金辉流转,炫目非凡。
旗下亲卫皆二十至三十岁的精壮之士,身高相仿,目光如炬。头戴虎纹盔,身着鳞甲,外披战袍,足踏猛虎靴。手中钢刀寒光凛冽,刀穗翻飞,背负铁胎弓与雕翎箭,宛若虎添双翼,蛟龙入海!
未及交锋,文丑已骇然失色:常闻王贼之弟乃东郡虎将,今日一见,仅凭军威便令人心生惧意!
回望己方士卒,虽双目圆睁,却难掩惊惶,身形竟在这威压之下微微战栗。装备士气皆逊一筹,这般颓势,如大厦将倾!
尚未接战,已露败象。若交锋,岂非任人屠戮?
【战锋交鸣】
文丑心头骤然腾起一丝异样!
赤影跃出阵前,关羽抚髯扬眉,声如沉雷:“战则陨,降则活,速决!”
文丑咬碎铁牙,挺枪纵马,化作一道飓风卷来:“素闻关云长万军斩将,今日便叫你这河北四庭柱之首,试试我手中寒锋!”
丹凤眼寒光乍现:“蜉蝣撼树!”
“擂鼓!扬威!”文丑怒喝震天。
轰!轰!轰!
鼓槌砸落瞬间,赤兔踏血而出。青龙刀啸空而起,刃泛冷芒,杀机如浪淹向文丑!
虽早有防备,当真直面这一刀时,文丑仍骇然色变——那刀光中裹挟的力道,竟似能劈山断岳!
刀光突至!关羽猛扯丝缰,踏雪神驹人立嘶风,朝阳映得青龙刀寒芒暴涨。
珷圣第一斩,破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