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2)
“孩儿明白母亲处境艰难!”
甄尧条理分明地说:“但袁熙不过是个弃子,宓妹若嫁过去只会受苦。如今袁绍与王将军隔江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此时将妹妹许给袁熙,岂非明珠暗投?”
“这还只是其一。”
甄尧接着道:“其二,昨日孩儿离开前将军府时,王将军特意向孩儿提起一人。”
张氏疑惑:“谁?”
“宓妹!”甄尧斩钉截铁。
张氏瞳孔震动,难以置信:“当真?”
甄尧正色道:“千真万确,王将军亲口提及小妹。”
张氏怔在原地,久久无言。
“母亲且看,东海糜家的糜竺归顺曹操后,其妹糜贞现为王将军侧室。”
“若非这层关系,区区降将岂能得此优待?”
“再说王将军如今威震四州,战无不胜,袁绍未战先乱,岂是对手?”
张氏若有所思地点头。
甄尧乘胜追击:“实不相瞒,孩儿已与王将军谋士郭嘉结交,得其信任,可保甄家平安。”
“只是......”
他语气转沉:“王将军帐下已有糜竺、苏双等人,若我甄家没有倚仗,恐被其吞并。届时家业不保,性命堪忧啊!”
张氏叹道:“尧儿思虑周全。”
张氏轻轻颔首:既然王将军对小妹另眼相看,为娘自然不会让宓儿嫁给袁家公子。说来也巧,宓儿自己也不愿结这门亲事。
甄尧闻言喜形于色,转瞬又锁紧眉头:只是苦了母亲,还要继续周旋......
张氏抿唇浅笑,眼角泛起细纹:为了甄氏门楣,这点辛苦算什么。倒是宓儿更教人担心,她连王将军的样貌都不曾见过。
甄尧拍着胸脯道:母亲宽心!那王将军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比袁熙强上百倍,小妹见了一定欢喜!
他们不曾察觉——
雕花窗棂外,一抹倩影悄然伫立。
正是来寻母亲说情的甄宓。
听到这番对话,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既然不会嫁给袁熙,倒也不必急着现身。
只是......
那个素未谋面的王将军,当真如兄长所说那般俊朗非凡?
算了,眼下能避开袁家便是万幸。若日后不喜这位王将军,再与母亲理论不迟。
打定主意,少女提着裙裾悄然离去。
翌日破晓。
甄尧带着备好的厚礼,与长兄甄俨同往郭府。
马车里,甄俨连连叹气:三弟,为兄真羡慕你能远离官场。现在田丰那厮处处针对,咱们甄家真是举步维艰啊!
甄尧握拳道:大哥的难处我明白。这田丰着实可恨!明明是他盟友沮授私通敌军,偏要拿咱们开刀,查了月余不也没抓着把柄?
甄俨冷笑,迟早要这老匹夫好看!
车厢内,甄尧将声音压得更低:此次面见郭图大人,是为求取保命之法,兄长务必全力相助,否则甄氏满门恐遭灭顶之灾。
为兄知晓。甄俨深深吐纳。
车轮辘辘,不多时便停在郭府朱漆大门前。
两人刚踏下车辕,便有青衣仆役上前叩响门环。
吱呀——门缝里探出半张脸:二位是......
甄尧立即拱手:劳烦通报,河北甄氏求见郭大人。
那仆役略一颔首:请稍候。
穿过重重回廊,仆役引着二人来到前厅。
郭图正执卷品茶,见客至,起身还礼。甄尧从袖中取出锦盒:此乃马融先生真迹手抄本,学生途经洛阳时偶然得之,特献与大人赏鉴。
竟是马师真迹?郭图眸光骤亮,茶盏险些脱手,快快取来!若确系真品,郭某愿倾囊相购!
甄尧笑着将锦匣推过:古人云黄金有价情无价,大人若提银钱二字,便是瞧不起在下了。他常年往来兖州商埠,早将王仲治下那些市井妙语用得炉火纯青。
郭图抚须大笑,指节轻叩着檀木案几。这卷轴原是郑玄赠予王仲的厚礼,纵使富甲天下的甄氏,也未必能求得如此文林至宝。
这是泰山学院建院一周年时赠予王仲的珍贵手抄本!
自印刷术普及后,此类手工誊抄的典籍愈发罕见。此书不仅出自名家之手,更因存世稀少而堪称无价之宝。
如今……
王仲知晓郭图痴迷马融的墨迹。
虽心有不舍,他仍郑重取出藏品,托付给甄尧。
毕竟……
此物终将物归原主,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郭图揭开木匣绸缎,指尖触及扉页的刹那——
眸光骤亮!
他双手微颤,如抚婴孩般轻触纸页。
彼时的蔡侯纸历经岁月,本该泛黄残破,甚至虫蛀斑斑。
可眼前书卷竟完好如新,连折痕都未留下!
“确是马师真迹!”郭图难掩激动,逐页鉴辨笔锋,“此卷必是马融毕生杰作,竟被你收入囊中!”
甄尧含笑拱手:“郭大人,如今它是您的了。”
郭图先是一愣,旋即开怀大笑:“妙极!三公子放心,郭某定当视若至宝。”
“大人嗜书如命,又尊崇马师,此书得遇明主方显其价。”甄尧顺势道,“留在我处反倒明珠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