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我刚成年就被称为世一中! > 第22章 砺剑亚洲,龙吟震四方

第22章 砺剑亚洲,龙吟震四方(1/2)

目录

首战告捷的喜悦尚未散去,中国国家队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第二场小组赛的备战中。

对手是来自中亚的劲旅——乌兹别克斯坦。这支球队作风硬朗,身体强壮,战术纪律严明,绝非巴林队可比。

对于林枫和他的队友们而言,这是一块真正的试金石,是检验球队在拥有核心后,能否应对不同风格挑战的关键战役。

训练基地的战术室内,主教练阿里·汉神色严肃地播放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录像。

“他们很强壮,非常强壮。”阿里·汉指着屏幕上乌兹别克斯坦球员一次次凶狠的拼抢和对抗,“他们的防守很有层次,中场拦截能力出色。进攻端,他们擅长利用身体优势,尤其是高空球和远射。”

他特意看向林枫:“林,这场比赛,你会面临比上一场大得多的防守压力。他们不会给你轻松拿球、转身、观察的空间。你需要更快地处理球,更多地利用无球跑动来摆脱防守。”

接着,他又看向全队:“防守!注意保护第二落点,严防他们的远射!进攻端,两个边路要敢于突破,为林枫和中路队友拉开空间!”

林枫认真听着,脑海中已经开始模拟与乌兹别克斯坦中场绞杀的场景。95%的融合度让他对不同类型的对手有着清晰的预判。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肌肉与智慧、力量与技术的直接对话。

更衣室里,气氛也明显比第一场更加凝重。老将李玮峰在给年轻队员打气:“乌兹别克斯坦身体是好,但我们技术比他们细!把球控在脚下,多传倒,别跟他们硬碰硬!”

张伟则凑到林枫身边,眼神里既有紧张也有兴奋:“枫哥,他们中场那个谁,好像挺凶的。”

林枫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按训练来。他们凶,我们就用传球溜他们。”

夜晚,林枫独自在房间进行冥想复盘。系统的界面泛着稳定的光芒:

“即将迎战风格强硬、注重身体的对手(乌兹别克斯坦)。”

““入微之境”自动调整感知侧重,提升对高强度对抗及危险动作的预判。”

““民族之火”状态稳定,提供额外精神韧性支持。”

“分支任务“东方巨龙之魂”进行中:小组出线(1/2)。”

“模板融合度:95%(稳固,需更高强度挑战以刺激进一步突破)。”

林枫能感觉到,系统正在帮助他调整到最适合应对“力量型”对手的状态。这是一种无形的辅助,让他能更专注于比赛本身。

比赛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再次座无虚席。当中国队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球员入场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首战不同的紧张感。乌兹别克斯坦球员个个身材高大,眼神凶狠,带着一股来自中亚草原的彪悍气息。

“哔——!”

比赛开始。果然,乌兹别克斯坦从第一分钟就展现了他们强硬的比赛风格。中场如同绞肉机,每一次球权争夺都伴随着激烈的身体碰撞和毫不留情的犯规。

他们用频繁的、尺度较大的动作,试图打断中国队的传控节奏,将比赛拖入他们熟悉的肉搏战。

林枫陷入了重围之中。他一拿球,立刻会有至少两名乌兹别克斯坦球员上前包夹,用身体冲撞,用隐蔽的小动作干扰。一次,他在中场背身拿球,被对方后腰从身后狠狠撞了一下,虽然裁判鸣哨,但林枫还是踉跄了几步,脚踝的旧伤处传来一阵刺痛。

“妈的,真狠!”场边的替补席上有人骂道。

皇马的比赛虽然对抗激烈,但大多在规则范围内,更加技术化。而亚洲赛场这种近乎“伐木”式的防守,让林枫一时也有些难以适应。他的传球不再像上一场那样随心所欲,失误开始增多。中国队的整体进攻也因此陷入了泥沼,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连续攻势。

上半场过去三十多分钟,比分依旧是0:0。

中国队控球率占优,但真正有威胁的射门寥寥无几。乌兹别克斯坦则利用几次反击和远射,频频考验着中国队的球门。看台上的球迷开始有些焦急,呐喊声中夹杂着一丝不安。

僵局之中,林枫知道必须改变。硬碰硬绝非上策。他开始更多地回撤到更深的位置接球,避开对方在中场的密集防守区域。同时,他利用“入微之境”仔细观察着乌兹别克斯坦防线的移动规律。

第四十一分钟,机会悄然来临。

乌兹别克斯坦一次进攻未果,中国队后场断球,孙继海将球传给回撤到中卫线身前的林枫。

这一次,乌兹别克斯坦的球员没有立刻上前疯狂逼抢,他们的防线正在由攻转守,阵型略有松散。

林枫接球转身,面前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地带。他抬头观察,“入微之境”瞬间捕捉到了对方左后卫与中卫之间那条稍纵即逝的狭长空当,以及右路队友李明正在悄然前插的动向。

没有时间犹豫!林枫甚至没有停球调整,迎着孙继海的传球,直接摆动右腿,送出了一记力道十足、旋转强烈的贴地长传!

足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瞬间穿透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场防线,贴着草皮,以一道飘逸的弧线,精准地找到了那条致命的空当,并且提前量给得恰到好处!

右路,李明将自己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如同脱缰的野马,完美地反越位成功,在底线附近追上了皮球!

“李明!!!好机会!!!”解说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李明没有选择传中,因为中路包抄的队友尚未到位。他冷静地扣球,晃开了仓促回追的对方左后卫,抬头观察禁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