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22章 思念遥相寄

第22章 思念遥相寄(2/2)

目录

然后,他愣住了。

只见床榻边的矮凳上,韦青蚨正趴伏在床沿,似是睡着了。她侧着脸,浓密卷翘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平日里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紧闭着,鼻息轻缓。她依旧穿着那身靛蓝的僮家服饰,发辫略显凌乱,几缕碎发垂落在颊边,竟透出一种与她平日气质截然不同的、罕见的柔顺与疲惫。晨光勾勒着她姣好的侧面轮廓,仿佛一幅静谧的剪影。

崔?的心头猛地一震。

昨夜……那冰凉柔软的触感……那只抚慰他于水火之中的手……难道……

是梦吗?

他怔怔地看着她,一时间竟忘了动作,忘了呼吸。心底最深处,似乎有一丝极其微妙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涟漪,悄然荡开。但旋即,一股更加强烈的怅惘与失落,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果然是梦。

他轻轻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远在襄阳的兄嫂。兄长那严肃却暗含关切的目光,嫂嫂温柔的叮咛,家中庭院那棵老枣树的味道……他们可知晓,他们引以为傲的皓月,如今正孤身陷在这烟瘴之地,与魑魅魍魉搏斗,甚至病倒他乡?

想起了恩师欧阳修。那位豁达睿智的老人,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为政之道,在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知欧阳公若见今日之邕州,见今日之崔皓月,是会颔首,还是会叹息?

想起了沈文漪。那个与他诗词唱和,早已互许终身的女子。她的笑容温婉,眼神清澈如秋水,信中那含蓄却深情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期盼,如今读来,竟觉心如刀割。文漪,文漪,你我之间,岂止是千山万水的阻隔?

想起了好友陶氏兄妹。陶婉言的爽朗侠气、巾帼不让须眉,陶承良的幽默诙谐,还有他们那庞大的、遍布南北的商队网络,曾给予他多少帮助与慰藉。

想起了王仲玉。那位意气风发的至交好友,如今也不知在何处为官,可还保持着那份赤子之心?

甚至想起了如意、吉祥那两个活泼伶俐的侍女,想起了憨厚忠诚的砚童……那些汴京繁华场中的寻常人事,如今想来,竟恍如隔世。

还有……颜清秋。

那个如同暗夜惊鸿般出现,救他于危难,却又神秘消失的女子。她清冷的眼神,利落的身手……她如今又在何处?

万千思绪,萦绕心头。故人旧事,情深缘浅,抱负艰难,孤身远谪……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沉重地逸出唇边。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同?

他终究是这南疆孤城里的一个异乡人,一个独行者。所有的温情与牵挂,都隔着重山复水,显得那般遥远而不真实。

而眼前这个伏案浅眠的僮家女子,她的关切或许真实,她的守护或许出于道义或某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愫,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民族隔阂的鸿沟,是官与民的身份差异,是过往血泪留下的深深芥蒂。

那一点冰凉的慰藉,终究只是病中恍惚的一场幻梦罢了。

阳光渐渐明亮起来,透过窗纸,洒在韦青蚨的脸上。她的睫毛颤动了几下,似乎即将醒来。

崔?悄然闭上双眼,假装仍在沉睡。心中那片怅然若失的空洞,却在晨光中,愈发清晰起来。孤臣病中意,谁与话凄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