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皇权的默契?与皇帝的深层关系(1/1)
第 333 集
乾清宫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龙涎香。雍帝手里捏着一份奏折,指尖在 “秦氏棉坊于江南扩产,预计年产棉布百万匹,可解百姓冬衣之困” 的字句上反复摩挲,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陛下,户部奏请,秦氏想在泉州增设海贸码头,所需银两需从国库预支三成,您看……” 太监总管躬身站在一旁,声音压得极低。
雍帝放下奏折,目光落在窗外庭院里的腊梅上 —— 那是去年秦云从陇南送来的耐寒品种,如今竟在京城的寒冬里开得繁盛。他轻笑一声:“预支三成?秦云倒是会算账。准了,让户部把银子拨过去,不过要告诉秦云,码头建成后,需留出三成泊位给官船,用于漕运和海防。”
“是。” 太监总管刚要退下,又被雍帝叫住。
“二皇子最近在做什么?” 雍帝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回陛下,二皇子殿下近来深居府中,除了给皇后请安,便是读书,未曾与外臣来往。” 太监总管如实禀报,心里却清楚 —— 自上次秦云洗清冤屈后,陛下便收回了二皇子掌管的京营兵权,又将他的亲信外放,二皇子早已没了往日的气焰。
雍帝点了点头,拿起另一份奏折 —— 那是江南巡抚弹劾秦氏 “私设工坊,雇佣流民,恐生民变” 的奏本。他扫了一眼,随手扔在桌角:“江南巡抚是老糊涂了?秦氏雇佣流民,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活干,是在帮朝廷安定地方,何来民变之说?传朕的旨意,申斥江南巡抚‘察事不明,妄议忠良’,让他亲自去秦氏棉坊看看,再写份奏折来。”
太监总管心里一凛 —— 陛下对秦氏的维护,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他躬身应下,退出暖阁时,正好看到秦云捧着一个锦盒走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海腥味 —— 想来是刚从泉州码头赶回来。
“臣秦云,叩见陛下。” 秦云跪在地上,锦盒放在身前,“臣此次来,是为陛下送‘海图’和‘新船模型’。泉州码头的第一艘‘福船’已试航成功,比旧船快三成,载货量翻一倍,可远航至南洋。”
雍帝抬手:“起来吧,把东西呈上来。”
秦云起身,打开锦盒 —— 里面放着一张羊皮海图,标注着从泉州到南洋的航线,还有一个木质的福船模型,船身雕刻精细,桅杆上还挂着小小的风帆。
雍帝拿起海图,仔细看着上面的岛屿、暗礁标记,眼神越来越亮:“这海图上的‘吕宋岛’,真有那么多香料和金矿?”
“回陛下,臣的船队已派人登岛探查,确有其事。” 秦云躬身道,“臣计划明年开春,派三艘福船前往吕宋,运回香料和金矿,充实国库。另外,臣还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番薯’,耐旱高产,可在北方种植,臣已带回种子,准备在陇南试种。”
雍帝放下海图,看着秦云,语气突然变得严肃:“秦云,你可知朕为何对你的事,总是格外宽容?”
秦云心里一紧,躬身道:“臣知道,陛下是念及臣推广作物、治理黄河、开拓海贸,为百姓和朝廷办事。”
“不全是。” 雍帝摇了摇头,走到秦云面前,目光深邃,“朕知道,你的货物、你的船、你的作物,都不像是这世间该有的东西。你背后,定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力量。”
秦云的心跳瞬间加速,手心渗出冷汗 —— 皇帝竟然早就察觉了!他刚想辩解,却被雍帝抬手制止。
“你不用解释。” 雍帝的语气缓和下来,“朕不管你背后是什么力量,只要你忠于朕、忠于大雍、惠及天下百姓,朕就容你。你要海贸,朕给你码头;你要推广作物,朕给你支持;你要开矿,朕给你许可。但你要记住,江山终究是朕的,你可以富可敌国,可以名满天下,但不能碰兵权,不能结党营私 —— 否则,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朕也容不下你。”
秦云猛地磕头:“臣谢陛下信任!臣此生绝不敢碰兵权、结党营私,唯以忠心待陛下,以仁心待百姓!”
雍帝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起来吧。明年开春的南洋之行,朕盼着你的好消息。另外,太子最近总念叨你,说想听你讲海船上的事,你得空了,多去东宫看看他。”
“臣遵旨。” 秦云松了口气,心里却明白 —— 皇帝的信任并非无条件,这种 “心照不宣的默契”,是建立在 “忠君” 和 “不越界” 的基础上。一旦他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离开乾清宫时,夕阳正斜照在宫墙上,给红色的宫墙镀上一层金边。秦云回头看了一眼乾清宫的屋顶,心里充满了敬畏 —— 这位帝王,看似宽容,实则洞悉一切。他拿出手机,给林天发了条消息:“陛下已知我背后有‘特殊力量’,但只要不碰兵权、忠于朝廷,便会继续支持。海贸码头已获批,番薯种子已带回,准备试种。”
林天很快回复:“皇帝的心思很深,这种默契要小心维护。番薯试种很重要,能解决北方的粮食问题,你多盯着点。另外,探险队在西方山脉发现了疑似地心元母的线索,我已让他们加快速度,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秦云收起手机,快步走向货栈 —— 他知道,这种 “默契” 是他在古代立足的根本,而接下来的海贸和作物推广,就是维系这份默契的最好筹码。但他也隐隐有些不安 —— 皇帝的底线是 “不碰兵权”,可随着海贸的扩大,船队需要护卫,矿山需要守卫,他真的能永远不碰兵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