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交锋·汤(Potage)东魂西形(2/2)
经典的澄清法完美地去除了汤中所有的油腻感与任何可能存在的微小杂质,只留下了纯粹的鲜美本质。
这使得汤品在拥有惊人厚度与深度的同时,却丝毫不显沉重粘腻,反而在咽下之后,喉间泛起一种清雅而悠长的回甘,恰似品饮完一盏上好的陈年普洱,余韵袅袅。
“这…这真的是é?”马里奥·贝尔托尼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失态的愣怔,他忍不住再次低头,仔细审视着碗中那清澈见底的汤液,仿佛想用眼睛看穿其中的奥秘,“形态完美无瑕,清澈度无可挑剔,是教科书级别的法式澄清汤。
但是…但是这味道…这深邃的、复杂的、如同地层般累积的鲜味层次…我从未在任何一家法式餐厅,甚至是三星餐厅尝到过!
这底蕴…这浑厚而温暖的力量感…它更像是…是某种古老的东方液体宝石!”
让·巴蒂斯特闭上了眼睛,眉头微蹙,他那经验丰富的美食家味蕾正在极力分辨和捕捉每一个细微的信号:“不仅仅是鸡…那基础的味道我认得…但还有…是某种经过时间陈化的火腿?对,是金华火腿!那种独特的、深邃的咸鲜风韵…还有一丝…是干贝的甜美海味?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明明汤体如此清澈,视觉上如此‘轻’,为何味道会如此丰厚、立体,感觉如此‘重’?这感觉…不像是在喝一碗清汤,倒像是在品味一杯极致的、经历了漫长橡木桶陈年的…勃艮第顶级干白?不,甚至比那更复杂…这鲜味,是活的!”
林清玄大师的眼中,在经历了司瑛士汤品的空灵震撼后,终于闪过了然与更深层次赞许的光芒。他细细地、缓慢地品味着,仿佛在阅读一本深奥的典籍,缓缓道:“形为西式清汤,晶莹剔透,技法严谨,乃法餐之‘形’;神为中式上汤,醇厚绵长,底蕴深沉,乃中华之‘魂’。以法餐之极‘形’,完美承载中华料理之厚‘魂’。
这碗汤里,看的不是一时之惊艳,而是‘功夫’二字。这醇厚,非一日一夜猛火可成,乃文火慢炖,时光沉淀之功;这清澈,非简单过滤可得,乃耐心细致,百炼萃取之技。
司同学的汤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剔除万物,直见本心的纯粹,是‘减法’的极致;向同学的汤,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融汇百家,积淀底蕴后的包容与升华,是‘加法’后的‘提炼’。
好一个‘茶汤’之名,初饮惊艳,再饮回味,确如品茗高手杯中之物,余韵悠长,意境深远。”
这番评价,虽未直接比较两者高低,却精准地道破了这两道顶级汤品背后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哲学取向与美学追求——司瑛士是“提炼”与“纯化”的极致,指向的是形而上学的“道”;向婷婷则是“融合”与“积淀”的升华,展现的是人间烟火的“艺”臻于化境。
配酒的法国汝拉黄葡萄酒,其独特的类似核桃、杏仁的坚果香气、隐约的咖喱叶气息甚至一丝类似陈年雪莉酒的咸鲜风味,与这碗底蕴深厚复杂的澄清鸡汤「茶汤」产生了奇妙的、跨越菜系的共鸣。
两者在“鲜味”(Uai)这个共通的味觉层面上,展开了一场深邃而愉悦的对话,酒液进一步激发并放大了汤品中那复杂风味的呈现,使得这场味觉体验更加立体而难忘。
大屏幕上,向色组合的分数,在经历了前几道菜式缓慢而坚实的攀升后,于这道「澄清鸡汤「茶汤」」呈上并得到评审深入品评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显着而坚定的、足以改变赛场气氛的上涨!
虽然仍未超越司&茜组合那已然筑起的高台,但那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差距,被实实在在地、令人无法忽视地拉近了!
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扩散至整个会场。
观众席上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讶议论声。
“快看!分数跳上去了!”
“怎么回事?这汤…看起来和司学长的那碗一样清澈啊,为什么评审们的反应好像完全不同?”
“我好像有点懂了…极星寮的这位中国女生,她的料理不是那种瞬间爆发的类型,是慢热型的!是越到后面越能展现深厚功力的那种!”
“东风…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东风’吗?开始真正发力了!”
这道「澄清鸡汤「茶汤」」,就像一枚精心计算后投入深水的炸弹,它在司瑛士那纯净冰冷、高高在上的“神域”之下,悄无声息地、却无比坚定地引爆了属于东方的、温暖而浑厚、扎根于大地与时间的味觉底蕴。它没有试图去变得同样“纯粹”,去模仿那冰雪般的姿态,而是以无可挑剔的经典西方形态,堂堂正正地、自信地展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源自数千年饮食文化积淀与个人无数次锤炼的“深度”。
东风,不再只是暗涌于水下的潜流。
它终于在这一刻,化作了一道清晰可见的、温暖而有力的浪潮,带着不容置疑的文化自信与技艺力量,开始稳稳地、持续地撼动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神域”壁垒。
汤品环节结束,战局,已然生变。
天平的两端,第一次出现了令人心跳加速的、真正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