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权力重构篇】汞镜问天(1/2)
【一、汞火熔鼎铸神镜】
咸阳宫西偏殿的铸镜工坊内,汞火彻夜不熄。
青铜熔炉高达三丈,炉壁铸满殷商时期的巫祭纹路,由墨家工匠按《鼎书》残卷复原而成。炉底铺着三层碾碎的九鼎残片,泛着暗金色的金属光泽,那是巴清从骊山鼎阵中特意取出的核心碎块,每一粒都浸染着千年龙气与血祭灵力。墨家巨子班墨亲自掌炉,他身后的十二名工匠皆赤裸上身,手臂上烙着休眠状态的殷商巫纹,随着熔炉温度攀升,淡金色的纹路渐渐苏醒,发出微弱的荧光。
“掌事,骊山汞液已至。” 赤霄军将领蒙烈躬身禀报,身后的士兵抬着十二具密封的青铜罐,罐身刻着 “少府监制” 的铭文,却在罐底不起眼处,藏着巴清专属的玄鸟图腾。
巴清一袭玄色绣金纹的朝服,长发用九鼎碎片磨成的发簪束起,额间的殷商巫纹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她抬手示意士兵启罐,青铜盖打开的瞬间,银白色的汞液如活物般涌动,散发出清冷的光泽,接触到空气的刹那,腾起缕缕淡紫色的雾气,那是汞毒与灵力交融的异象。
“按《归藏易》卦象布阵。” 巴清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走上工坊中央的高台,高台由整块巫峡墨玉铺成,上面刻着北斗七星阵,七个阵眼处早已嵌入打磨光滑的丹砂晶块。
班墨一声令下,工匠们将汞液缓缓倒入熔炉,银白色的液体接触到滚烫的九鼎碎块,立刻发出 “滋滋” 的声响,蒸腾的雾气中,竟隐隐传来远古祭祀的吟唱。巴清抬手划破掌心,殷红的血珠滴入汞液,血珠并未消散,反而凝结成细小的玄鸟形状,在汞液中穿梭,激起层层涟漪。她额间的巫纹骤然亮起,金色的光芒直射熔炉,炉内的汞火瞬间从赤红转为幽蓝,温度陡增,连工坊内的青铜器皿都开始发烫。
“融巫纹铜,铸镜基!” 班墨一声大喝,两名工匠抬来一块一人高的青铜矿石,矿石表面天然形成的纹路与巴清手臂上的巫纹一模一样,这是她在巫山禁地找到的殷商巫纹矿,蕴含着足以沟通天地的灵力。青铜矿石被投入熔炉,与汞液、九鼎碎块交融,幽蓝的火焰中,无数细小的金色纹路游走,如同有生命般在金属液中编织。
熔炉外,墨家工匠们转动着复杂的机关,齿轮咬合声与炉内的声响交织,形成奇特的韵律。巴清始终保持着引血的姿势,掌心的伤口不断渗出鲜血,顺着墨玉高台的纹路流淌,汇入七个阵眼的丹砂晶块中。丹砂遇血,立刻绽放出耀眼的红光,与熔炉的幽蓝火焰相互映衬,整个工坊被笼罩在神秘的光晕里。
三个时辰后,炉内的金属液渐渐平静,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银紫色,表面漂浮着一层淡淡的金色纹路,那是九鼎灵力与殷商巫纹完美融合的迹象。班墨亲自操控机关,将金属液缓缓注入早已备好的镜模中。镜模由千年乌木雕刻而成,内壁刻满了《连山易》的卦辞,每一道刻痕都精准无比,是班墨耗费三月心血完成的杰作。
金属液注入镜模的瞬间,整个工坊剧烈震动了一下,墨玉高台上的丹砂晶块同时炸裂,红色的粉末与炉内蒸腾的雾气混合,形成一道红白相间的光柱,直冲天际。工坊外,值守的赤霄军士兵看到这一幕,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默念祈福的咒语,他们深知,这面神镜的铸成,关乎大秦的国运,更关乎他们主人的命运。
又过了两个时辰,镜模冷却,班墨小心翼翼地打开乌木模具,一面直径三尺的圆形铜镜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镜面光滑如冰,能清晰映照出人的面容,甚至连发丝间的灰尘都无所遁形。镜背则布满了精美的纹路,中央是一只展翅的玄鸟,玄鸟周围环绕着北斗七星,七星之间用金色的线条连接,形成复杂的卦象,而卦象的间隙,还刻着细密的殷商铭文,那是巴清用巫力加持的祈福咒。
“掌事,神镜铸成。” 班墨双手托着铜镜,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铜镜入手微凉,却隐隐有暖流涌动,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巴清接过铜镜,指尖触碰镜背的玄鸟纹路,立刻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灵力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与她血脉中的殷商灵力共鸣。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这面汞镜不仅能映照表象,更能穿透时空的阻隔,窥见未来的端倪。
【二、巫纹引汞开天眼】
铸镜工坊外,夜色正浓,一轮残月挂在天边,洒下清冷的月光。巴清带着汞镜登上咸阳宫的观星台,观星台高达九层,是秦始皇为观测天象特意修建的,台上摆放着各种天文仪器,此刻却空无一人,只有蒙烈带着一队赤霄军在台下值守,严密保护着巴清的安全。
观星台的中央,早已按照巴清的吩咐,布置了一个简易的祭祀法阵。法阵由丹砂、汞粉和青铜碎块铺成,形成一个巨大的殷商巫符,符眼处摆放着三枚从九鼎上取下的鼎耳碎片,散发着淡淡的金光。巴清将汞镜放在符眼中央,镜面朝上,正对夜空的残月。
她褪去外衣,露出手臂上早已苏醒的殷商巫纹,金色的纹路从手腕一直延伸到肩头,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她再次划破掌心,将鲜血滴在汞镜的镜面上,鲜血顺着镜面流淌,并未散开,反而顺着镜背的纹路渗透进去,让原本幽蓝的镜面泛起淡淡的红晕。
“以我殷商王族之血,引天地灵力,开天眼,问国运!” 巴清口中念起古老的巫祭咒语,声音低沉而晦涩,那是只有殷商王族才能传承的秘咒。随着咒语的念动,她额间的巫纹光芒越来越盛,掌心的鲜血不断滴落在汞镜上,镜面上的红晕越来越浓,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旋涡,不断吸收着周围的灵力。
观星台上的祭祀法阵被激活,丹砂、汞粉和青铜碎块同时亮起,金色的光芒与巴清身上的巫纹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光柱,将汞镜笼罩其中。光柱穿透云层,与夜空中的残月相连,月光顺着光柱倾泻而下,注入汞镜之中,让镜面的旋涡越来越大,光芒也越来越亮。
突然,汞镜剧烈震动起来,镜面上的旋涡猛地炸开,无数细碎的光点飞溅,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光点在空中凝聚,渐渐形成一幅幅模糊的画面。巴清凝神细看,只见画面中出现了连绵起伏的长城,长城上旌旗招展,秦军士兵严阵以待,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紧接着,画面一转,出现了宏伟的阿房宫,宫殿连绵不绝,气势恢宏,无数工匠正在忙碌地建造,展现出大秦的鼎盛国力。
“这便是大秦当前的国运?” 巴清心中暗忖,眼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表象往往是虚假的,真正的国运,藏在表象之下。
她继续念动咒语,加大了灵力的输出,掌心的鲜血流淌得更快。汞镜的光芒再次暴涨,镜面上的画面突然扭曲起来,长城上的秦军士兵开始倒下,阿房宫的建造工地燃起熊熊大火,骊山墓的方向传来巨大的震动,汞河逆流,泛着诡异的紫色。
画面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六国余孽趁机起兵,战火蔓延,整个大秦陷入一片混乱。巴清的眉头紧紧皱起,这些景象让她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是大秦潜藏的危机,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镜面上的画面突然定格,出现了骊山墓的地宫。地宫中,水银江河奔腾不息,九鼎阵散发着幽蓝的光芒,但鼎阵的中央,却出现了一道裂痕,裂痕中不断渗出黑色的雾气,那是邪恶的诅咒之力。雾气蔓延,腐蚀着九鼎的灵力,让整个地宫都笼罩在阴森的气息中。
“是李斯遗留的诅咒!” 巴清心中了然。李斯死后,他的余党并未彻底覆灭,而是在骊山墓中埋下了诅咒,企图侵蚀大秦的国运。这道诅咒与六国余孽的阴谋相互勾结,成为了大秦最大的隐患。
巴清加大了巫力的输出,额间的巫纹光芒几乎要将整个观星台照亮。她要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大秦真正的结局,看到秦历的终结之日。
【三、镜背秦历终末兆】
汞镜的光芒达到了极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巴清强忍着刺眼的光芒,死死盯着镜面,她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镜中涌动,即将冲破时空的阻隔,展现出最真实的未来。
突然,镜面上的画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只有无数金色的文字在黑暗中闪烁,那是秦历的纪年。文字飞速流转,从始皇帝二十六年到大秦统一,再到始皇帝三十年间的种种大事,一幕幕在镜中闪过。
巴清的呼吸渐渐急促,她知道,关键的时刻就要到了。她集中所有的精神,巫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汞镜,引导着那股力量,去探寻秦历的最后一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