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赤贫到半岛财阀 > 第135章 朴卡卡

第135章 朴卡卡(2/2)

目录

姜仁浩的文风如其人,毫不留情。

朴正熙的指尖在“初期存疑”的部分轻轻划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账目清晰,经得起反复推敲?工程质量过硬,甚至超出国家标准?在如今投机成风的环境里,倒是个异数。

他继续往下看。

报告的中段,笔调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

调查组详细记录了在工地、运输公司的实地核查情况,引用了大量随机询问工人的原始记录,关于工作时间、伙食、工头态度、伤病处理……语气从纯粹的质疑,逐渐转向了客观描述。

当看到报告中引用的工人原话:

“一天干八、九个小时,中间能休息”、“伙食挺好,一周能吃两次肉”、“受伤了工头马上送医务所,会长还来看望,医药费全包”时。

朴正熙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收买一两个工人容易,但让这么多基层工人口径一致……要么是管理渗透到了极致,要么……就是真的做到了。这个李振宇,很会收拢人心。”

报告重点描述了李振宇面对抗议民众时的表现:

不闪不避,坦然承受污物,先是就“过去对部分临时工管理疏忽”道歉,随即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为国家重点工程赶工的“不得已”,激发民众的爱国情绪。

继而一一回应尖锐质疑,数据详实,态度诚恳,最终扭转舆论。

看到这里,朴正熙放下报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

他点燃了一支香烟,烟雾袅袅升起。

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将商业矛盾和政治指控,巧妙地转化为爱国叙事和公开透明的承诺……这一步,走得险,但也走得妙。

这个李振宇,不仅有胆色,更有头脑,深谙人性与政治。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

这样的人,如果心思用在正道上,会是建设国家的利器。

如果走上歧路,危害也会更大。

他拿起报告,翻到最后部分,是关于强盛集团各项管理制度、技术创新。

以及那份为因工死亡家属提供长期抚恤的文件的评价。

报告最后,姜仁浩用极其凝练的语言总结:

“……该企业在诸多方面展现出超越同侪的规范性与前瞻性,其负责人李振宇具备卓越的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及……个人感召力。”

“个人感召力……”朴正熙低声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眼神变得深邃。

他需要的,正是有能力、有效率、能推动他宏伟经济计划的人才。

但他也深知,人才往往带有傲气,不易驾驭。

所有的才能,都必须置于国家意志之下。

任何人,无论多么杰出,其价值在于能否服务于“祖国现代化”这个大目标。

我朴正熙,才是这艘大船唯一的舵手。

李振宇……你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但再好的马,也需要缰绳和马鞍。

他的目光落在报告附件里,关于李振宇背景的简单介绍:

出身贫寒,父母双亡(补充一下,他父亲后面死了),靠个人奋斗崛起……这与他本人的某些经历隐隐有共鸣之处。(补充朴卡卡没有早期,父母双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