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混沌初醒与风波再起(1/2)
玄冰洞窟深处,时间仿佛失去了固有的刻度,唯有混沌在无声地流淌、演化。那团孕育着苏杨的混沌光茧,已不再是简单的悬浮,其表面流淌着如水银般粘稠而深邃的辉光,内部仿佛有星云在生灭,有微缩的界域在开合,演绎着创世与终焉的缩影。它像一颗缓慢而有力搏动的心脏,每一次难以察觉的收缩与舒张,都引动着周遭“混沌寂灭之域”的共鸣,使得那些原本绝对死寂的冰棱与岩石,都仿佛被赋予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内敛的“生命”韵律。精纯的寂灭道韵与通过四条固化的星桥通道、来自遥远异域的、充满了生机、秩序与情感的多元意念能量,在这颗“心脏”内部进行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交融与重塑,一个全新的意识核心,即将破茧而出。
洞窟之外,云鹤真人一如既往地盘膝坐在那块巨大的玄冰之上,如同亘古存在的石雕。他雪白的长眉低垂,气息与脚下的大阵、与整个青岚宗残存的山川地脉隐隐相连。突然,他阖着的双眼猛地睁开,眼底深处仿佛有无数符文瞬间生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惊异与凝重。他清晰地感知到,洞窟内那维持了数月之久、恒定而玄奥的混沌韵律,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如同琴弦被轻轻拨动般的波动——这并非能量的爆发,而是某种“意志”即将苏醒的征兆,如同冰封千里的湖面下,涌动了第一道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的暗流。
“终于……要成了吗?”云鹤真人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守护在此,不仅是为了宗门,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对这份亘古未有的“混沌道基”充满了探究与期待?但同时,一股更深沉的忧虑也随之浮现——雏鹰振翅,必将离巢,而外界等待这只雏鹰的,绝非风和日丽,而是无尽的狂风暴雨。
几乎在同一时刻,主峰凌霄殿内,正在伏案批阅着堆积如山的战后重建卷宗的凌霄真人,执笔的右手猛地一顿,一滴浓黑的墨汁自笔尖坠落,在记录着阵亡弟子名单的玉简上,缓缓晕开一团刺目的黑斑。他并未去看那污损的玉简,而是蓦然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剑,仿佛穿透了凌霄殿厚重的墙壁与缭绕的云雾,精准地投向了玄冰洞窟的方向。一股难以言喻的心悸感,混合着期待与不安,在他心头掠过。
“这般牵引……是福是祸,终将至矣。”他放下玉笔,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玉宝座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
……
洞窟之内,那混沌光茧的搏动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力。终于,在某个临界点,所有的光芒骤然向内收敛,不再是向外散发辉光,而是如同宇宙诞生前的奇点,将周围所有的能量、光线,乃至声音都彻底吞噬!整个洞窟瞬间陷入了极致的、令人心慌的黑暗与绝对的寂静之中,仿佛连时间本身都被冻结。
这死寂维持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下一刻,一点微光自那极致黑暗的茧心亮起,初时如豆,随即,仿佛开天辟地的第一道光芒,轰然爆发!
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没有毁天灭地的能量冲击,只有一种无声的、席卷一切的“存在”的宣告。光芒柔和却不可抗拒地驱散了所有黑暗,照亮了洞窟的每一个角落。当光芒渐渐散去,一道身影缓缓自原本光茧所在的虚空踏步而下,足尖轻点地面,未曾激起半分尘埃。
正是苏杨。
他的容貌与之前并无太大变化,依旧是清秀的少年模样,但周身的气质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曾经的青涩、隐忍,甚至那一丝因穿越而深藏的茫然,此刻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宛如古井寒潭般的沉静。他的肌肤之下,隐隐有混沌色的流光偶尔闪过,如同潜龙在渊。眼眸开阖间,不见精光四射,唯有混沌流转,左眼似有星云生灭,蕴藏无限生机与可能;右眼如观万物归墟,沉淀着永恒的寂灭与安宁。他仅仅是站在那里,身形并不显得如何高大伟岸,却给人一种与整个“混沌寂灭之域”浑然一体、难以撼动分毫的厚重感。他,仿佛就是这片领域规则的化身。
苏杨微微抬起右手,五指缓缓收拢,感受着体内那奔腾不息、却又如臂指使的全新力量——那不再是单纯的青岚宗基础灵力,而是超越了属性界限、融合了寂灭与生机、气运、完美承载了《万象运枢经》至高奥义与星桥印记的混沌之力。这股力量浩瀚而内敛,灵动而厚重,心念转动间,便可引动周遭的寂灭道韵,亦可透过那四条无形的“星桥”,隐隐感知到遥远故乡传来的、令他心灵安宁的熟悉波动。
“这就是……以寂灭为土壤,以异念为滋养,孕育出的混沌道基么?”苏杨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奇异的、仿佛多重空间叠加的共鸣,在空旷的洞窟中幽幽回荡。他能清晰内视自身丹田处,那里已非气海,而是固化了一座缓缓旋转的、微缩的宇宙模型,其中星光点点,混沌气弥漫,既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大道的显化。而那四条星桥,如同四根无形的脐带,虽不再疯狂汲取能量,却依旧稳固地连接着地球,为他提供着一种超越此界法则的理解与支持。
就在他初步熟悉了自身状态,准备进一步探查那“星桥”奥秘之时,洞窟入口处,那由云鹤真人亲手布下的“九宫归元大阵”的禁制,传来一阵温和而规律的波动,如同清泉滴落玉石,打破了洞窟的宁静。
随即,云鹤真人那熟悉而带着一丝凝重关切的声音,透过禁制清晰地传入:“苏杨,可是醒了?”
苏杨心念微动,周身那自然散发的、令人心悸的混沌气息瞬间收敛内藏,如同宝剑归鞘,光华尽敛。此刻的他,看起来更像一个修为精进、根基深厚的杰出弟子,虽然那份超然的沉静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但已不至于让人一眼望去便觉非凡。他整理了一下并无尘埃的衣袍,朝着洞口方向,恭敬而沉稳地躬身行礼:“弟子苏杨,劳烦师叔祖长久护持,已然无恙出关。”
禁制灵光流转,如同水幕般向两侧分开,云鹤真人的身影出现在洞口逆光处。他一步踏入洞窟,目光便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苏杨,仿佛要将他里里外外看个通透。眼中先是闪过无法掩饰的惊叹与欣慰——此子不仅活了下来,更是完成了一场亘古未闻的蜕变,其根基之雄厚,连他都感到有些深不可测。但随即,那惊叹便被一层更深沉的忧虑所覆盖。
混沌道基,闻所未闻,其前路何方?福祸几何?皆是未知。更何况,怀璧其罪!
云鹤真人并未立刻询问苏杨的具体收获,那些关乎个人道途的核心隐秘,即便是长辈也不便深究。他只是深吸了一口洞窟内依旧残留着淡淡混沌气息的空气,沉声道:“醒来便好。你此番闭关,时日不短,外界已是风波迭起。随我去见宗主吧,宗门……有很多事,需要你知道,也有很多决定,需要你知晓。”
“是,师叔祖。”苏杨平静应道,眼神波澜不惊,仿佛早已预料到出关后必将面对纷扰。
……
凌霄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当苏杨跟随云鹤真人踏入这象征着青岚宗权力核心的大殿时,发现除了宗主凌霄真人端坐于上首紫玉宝座外,下首两侧,厚土峰峰主赵磐、执法堂首座玄木真人,以及另外几位气息浑厚、显然在宗门内地位尊崇的核心峰主与长老也均已在场。他们的目光,在苏杨踏入殿门的一刹那,便如同实质般瞬间聚焦在他身上。那目光中,包含着审视,仿佛在评估一件绝世瑰宝;包含着好奇,对那传说中的混沌之力充满了探究;包含着期待,希望他能成为宗门未来的擎天之柱;甚至,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那是对未知力量的忌惮,以及对随之而来麻烦的本能忧虑。
无数道强横的神识(虽然极其克制且有礼)如同轻柔的触手,试图感知苏杨的状态,却在靠近他周身三尺之时,便被一股无形无质、仿佛能包容同化一切的混沌气场所消弭于无形,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这一幕,让在座的几位元婴修士眼中再次掠过惊异。
“弟子苏杨,拜见宗主,各位峰主、长老。”苏杨步履沉稳,行至殿中,不卑不亢,向着上首和两侧躬身行礼,姿态从容,并无半分因众多高层注视而带来的紧张局促。
凌霄真人目光如电,蕴含着元婴修士的威压与洞察之力,在苏杨身上停留了足足三息,似乎想穿透那层沉静的外表,看清其体内潜藏的、足以颠覆常理的混沌奥秘。最终,他眼中锐光收敛,化为一声带着复杂情绪的轻叹,那叹息声中,有欣慰,有沉重,也有决断:“起来吧。苏杨,你于宗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使道统得以存续,山门得以保全,此功勋,宗门上下,铭记于心。”
“守护宗门,乃弟子本分,不敢居功。”苏杨平静回应,语气真诚,并无矫饰。
“功过赏罚,宗门自有制度,你不必谦逊。”凌霄真人摆了摆手,语气转而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带着一丝告诫的意味,“你身上发生之事,关乎甚大,云鹤师叔已简要向吾等说明。混沌之力,亘古罕见,玄奥非常,然福祸相依,古来皆然。此等力量,一旦外泄,必引八方觊觎,群魔环伺。故经宗门决议,对外将统一口径,宣称你因在玄冰洞窟内强行抵御邪魔侵蚀,导致道基受损,灵根受创,正在宗门秘地闭关疗伤,非数十年不得出。此举,旨在掩盖你身负混沌之力的真相,为你争取宝贵的成长时间与空间,免遭外界过早关注与扼杀。你需谨记,此秘绝不可轻易外泄,即便至亲好友,亦不可言,否则非但你自身危如累卵,亦会为宗门招致滔天之祸,望你慎之重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