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 第10章 升学宴

第10章 升学宴(1/2)

目录

翌日清晨,陈青山结束修炼便早早来到陈淑珍家帮忙。

他的出现让陈淑珍格外欣喜。院子里已聚集了几个帮忙的村妇,正忙着杀鸡宰鹅、拾掇食材。

陈淑珍的母亲王秀芹见陈青山进来,忙招呼他喝茶。

陈青山连连摆手:“阿姨,您别忙了,我就是来搭把手的,有啥粗活重活,您支应一声就行。”

王秀芹见他说得诚恳,加上今日确实忙得脚不沾地,便没再客气:“青山,那我就不跟你见外了。你先帮着把那些酒搬到祠堂去吧。”

陈青山应了声,立刻找来板车,和陈淑珍一起将成箱的酒往祠堂拉。

能在祠堂办酒,是村里对陈淑珍这位新科状元最大的肯定与嘉奖。

在陈家沟,祠堂设宴是极高的荣誉,唯有为村子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家庭才有此资格。

日头渐高,宾客陆续抵达。除了陈淑珍的同学,还有闻讯而来的亲友乡邻,祠堂内外足足摆了二十桌。

帮忙的老人们都说,自打华夏成立以来,河西镇就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升学宴。

往常办酒能有十来桌已是了不得的排场。

鞭炮声此起彼伏,噼啪作响,整个陈家沟的天空都弥漫着喜庆的硝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陈青山隐约听人说,连县里、教育局还有镇上的领导都来了。

此刻,村支书正热情地向陈淑珍一家介绍前来祝贺的诸位领导。

双方握手寒暄,领导们说着鼓励的官面话。

王秀芹是个本分的农村妇女,哪见过这阵仗,只是局促地笑着点头,一个劲地道谢。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县领导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一套繁复的仪式流程走完,终于到了开席时分,领导们自然被请到祠堂最上首的主桌落座。

陈青山可顾不上这些讲究,他和阿贵早已在角落的一桌坐下开吃。

在那个物资尚不丰裕的年代,对孩子们来说,办酒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敞开肚皮大吃一顿肉食,陈青山也不例外。

同桌的都是陈淑珍从小玩到大的村里伙伴和初中同学,多数陈青山都认识,唯有一个人让他觉得眼生。

那人正一脸嫌恶地盯着陈青山和衣衫略显脏乱的阿贵,语带讥讽:“知道的呢,说你们是来吃席的;不知道的,还当是刚放出来的劳改犯。”

陈青山听见了,只当没听见,懒得理会。阿贵则是浑然不觉话里有话。

同村的陈建国见状,赶紧打圆场:“来来来,大家动筷子,菜都要凉了。”

气氛微妙起来。桌上并非没人认识这出言不逊的家伙。

河西镇板棚村的董华,也是陈青山的初中同班,此刻正凑在那人耳边低语着什么。

得到那人微微颔首后,董华才清了清嗓子,向众人介绍道:“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是李刚同学。他父亲就是我们河西镇的李相全书记。”

话音一落,在座不少同学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李刚显然很享受这种反应,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

董华继续介绍:“李刚和我小学同班,后来中考成绩优异,进了县重点初中,高中又考上市重点,所以大家不熟悉也正常。”

他说话间,陈青山和阿贵依旧埋头专注于桌上的菜肴。

李刚脸上挂不住了,突然打断董华:“这次有幸来陈家沟,是陪父亲来沾沾状元的福气。听说陈家沟人都知书达理,”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陈青山和阿贵,“不知这两位是哪家的‘栋梁’?”

意思再明白不过:刚才领导讲话他们在吃,董华介绍他时他们还在吃,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

听到点名,陈青山心中冷笑:“县领导讲话我都没停筷子,你倒比官老爷还威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