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 第2章 祖传古籍

第2章 祖传古籍(2/2)

目录

“张薇老师”,这个名字瞬间将陈青山拉回初中时代。那时的张薇老师未满三十,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镇中任教。

她清秀美丽,乌黑长发常束成优雅马尾,随讲课节奏轻轻摆动。她的课堂生动,能将枯燥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深受学生喜爱,也是众多男老师追求的对象。最终,体育朱老师以真诚热情赢得芳心,两人在陈青山初三毕业不久成婚。

然而命运弄人,婚后半年,一场校内篮球赛中,朱老师腰椎神经断裂,从此卧床不起。陈青山心中涌起同情与惋惜。初中时,为赢得张老师一句赞许,他在数学上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那些挑灯夜战、苦思难题的时光恍如昨日。

“要A卷还是b卷?” 老板的问话打断思绪。陈青山忙回神:“都打印吧,文科试卷也打一份。”老板转头朝里喊:“小慧,帮打上午张老师那份试卷。”

不久,陈青山拿着装订整齐的试卷走出店门,付完钱正要骑车离开,街道那头迎面走来一个熟悉身影。

淡蓝连衣裙随风轻摆,马尾辫有节奏地晃动。她丹凤眼明亮如藏星海,肌肤白皙似玉,鼻梁纤直,宛如画中仙子。“张老师!” 他脱口而出,随即后悔,脸上泛起红晕,慌忙欲走。

张薇驻足,仔细端详眼前局促的年轻人:“陈青山?你怎么在这?高考成绩怎么样?考上大学没?”一连串问题让陈青山手足无措,他涨红了脸支吾道:“张老师,我…没考好。来打印点东西。”

张薇看着他紧张模样,嘴角微扬,露出温柔笑意,目光扫过他手中试卷:“青山,还这么腼腆?打印试卷是想复读吗?”“我想…试试。”

陈青山含糊应答。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是要验证那神奇的感觉是幻觉还是真实。尽管心中已有答案,他仍需亲手揭开谜底。

“青山,我现在家里办了个高考补习班。你要愿意来,学费不收你的。”张薇语气诚恳,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这份厚重的关怀让陈青山心头一暖,眼眶微润。深知家中不易,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他不敢轻受恩情,只能折中回应:“张老师,我…回家考虑下!”

“好,我还住老地方,想好了随时来。”张薇理解他的性格与家境。在她教过的学生里,陈青山的勤奋足以重新定义“笨鸟先飞”,这也正是她另眼相看、主动免学费的原因。

陈青山感激点头:“谢谢张老师,再见。”他推着车刚要走,身后传来张老师的声音:“把头发理一下。”陈青山没回头,左手高高举起比了个“oK”手势,随即跨上车,缓缓离去。

五六公里乡路对经常骑车的陈青山不算远。很快到家。他依言去了村中理发店,将略长的头发剪成精神寸头。

父母尚在地里劳作,屋内一片安静。他回到房间,小心拿出镇上的试卷,深吸一口气,铺开卷子,定好闹钟,全神贯注开始答题。

笔尖沙沙声里,时间悄然流逝。晚饭后稍歇,他又埋首灯下。柔和台灯光照亮他专注的面庞。窗外夜色渐浓,虫鸣起伏,他浑然不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直至晚上十点,长时间的高度集中让他疲惫不堪,双眼酸涩,担心过度用脑再出意外,才搁笔休息。

如此这般,经过两天多鏖战,第三天正午十二点,陈青山终于完成了四套高考试卷。

他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望着写满答案的卷面,成就感油然而生。这速度远超常人,他人高考三天完成一套,他三天竟做了四套。

他不确定这是祖传古籍带来的奇变,还是自身潜能的爆发,但他明白,人生或许正由此开启全新的旅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