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波才回军,彭脱攻取颖阴(2/2)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颖阴人,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军师。184年荀攸在洛阳担任黄门侍郎。
夜间子时(23:00)左右,颖阴城东门缓缓打开,一支千余人的队伍鱼贯而出,绕过北城门,直接朝西城门外而去,准备偷袭黄巾军大营,为首的是县尉陈鸠,乃颍川陈氏支脉成员。
队中集合了县中官军300人,各家大族护院家丁中的好手700余人,旨在一举消灭来犯之敌。此举遭到荀氏家族成员反对,荀氏成员认为黄巾军是战斗经验丰富,非普通盗匪,偷袭过于冒险,容易中敌人的埋伏。其余家族族长都赞成夜袭,一家反对也无效。
陈鸠带领众人子时三刻(23:45)发动突袭,一路势如破竹,轻易便杀入黄巾军的中军大帐。大帐内却空无一人,陈鸠回想起一路上黄巾军败得很快,却无一伤亡,这才明白这是诱敌之计,但为时已晚。颖阴的汉军已全部陷入包围,一万黄巾军举着火把,把汉军团团围住。
颖阴西城墙上,三名荀氏家族的年轻人荀衍、荀谌、荀彧并肩站在城头,望着黄巾大营的火光。
荀彧叹了口气道:“哎,大势已去,我们回去吧。”
三人默默转身,下了城墙。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陈鸠英勇战死,汉军死亡232人,伤77人,其余712人选择了投降。
败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入城内,颍川县城已无力再守,县令、官员和各大家族带着贵重物品趁着夜色全部逃了,唯独荀氏家族大门紧闭,没有动静。
黄巾军也没有追击,彭脱与波才多次交流过相关经验,穷寇莫追的道理还是懂的,尤其是晚上。
三月二十八日早上,彭脱再次派人前去劝降,城头一个人都没有。彭脱派人用钩索攀上城墙,打开城门,黄巾军一拥而入,迅速控制四门。
经过调查询问,才知道大家族昨晚趁着夜色全跑了,家里的丫鬟杂役一个都没带。
黄巾军把这些家族的家产全部没收了,经过统计,收缴粮食193万石,五铢钱547万,金12斤,珠宝7箱,宅邸37套,土地5万余亩,马304匹,牛156头,车679辆,家禽无算。
城里还有个荀氏家族还没跑,不过经过调查,该家族并无劣迹,也不好动他们,有力士建议把荀氏家族连根拔起,理由是荀氏家族有很多为朝廷效力的人,彭脱想想还是算了,那些没有劣迹的官员都放过了,唯独逮着荀氏搞,有些坏了规矩。毕竟要立一个规矩可不容易,既然这个前面都有了参照,后面遵照执行就行了。
荀氏家族大门紧闭,门内家丁护院都如临大敌,家族子弟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黄巾军突然闯进来。黄巾军几次路过荀氏家族的大门,都没有冲进来,寻常的盘问都没有,甚至门都没敲,殊不知是他们家族的优良门风救了他们。若是家族里有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等行为的,早就被黄巾军冲上门来,统统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