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313章 家的抉择

第313章 家的抉择(2/2)

目录

门吱呀一声开了,周寡妇探出身来,见到李秀兰有些诧异:李大姐,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屋里光线昏暗,三个孩子挤在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盖着一条打满补丁的棉被。墙角堆着待缝补的衣裳,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皂角味。周寡妇不好意思地搓着红肿的手:家里乱,您别见笑。

李秀兰把米放在桌上,拉着周寡妇的手坐下:妹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我打算辞了饭店的工作回家带孩子。这个工作名额,你想不想接?

周寡妇愣住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李大姐,这...这怎么行?饭店的工作多难得啊!

正是难得,才要留给最需要的人。李秀兰拍拍她的手,你家三个孩子都要吃饭,这份工作一个月十八块钱,还能分些粮票油票,够你们娘几个维持生计了。

周寡妇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抹泪。她的大女儿懂事地端来一碗热水,怯生生地说:李阿姨,谢谢您。

从周寡妇家出来,李秀兰直接去了国营饭店。经理听说她要辞职,很是惋惜:李师傅,你这干活利索,待人又周到。真要辞?

经理,我家的情况您也晓得。李秀兰诚恳地说,小女儿实在离不开人。不过我推荐个人选,后街的周寡妇,人勤快,也能吃苦。

经理沉吟片刻:周寡妇...我听说过,确实困难。既然你推荐,就让她明天来试试吧。

转交工作的手续办得很顺利,周寡妇来试工那天,李秀兰特意早早来到饭店,手把手地教她。

早饭要准备稀饭和腌菜,工人们最爱这一口。李秀兰示范着切腌菜的技巧,米饭要赶在十一点前蒸好,第一拨客人都是赶着吃饭的工人。

周寡妇学得很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着,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字符。看着她专注的样子,李秀兰仿佛看到了一年前刚来饭店时的自己。

最后一天下班时,饭店的同事们给李秀兰办了个简单的欢送会。大师傅特意做了她拿手的梅菜扣肉,年轻的服务员小张红着眼圈说:李师傅,以后常回来坐坐。

李秀兰抱着收拾好的个人物品走出饭店,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回头看了眼工作了一年的地方,心里有些惆怅,但更多的是释然。

从此,李秀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每天清晨,她可以从容地为家人准备早饭,看着王刚和王玥吃饱去上学。白天带着瑶瑶在院子里晒太阳,教她咿呀学语。傍晚时分,灶房里总是飘出饭菜的香气。

这天休息日,王超下班回家,看见母亲正坐在院子里,一边摇着摇篮,一边教王玥缝补衣裳。夕阳洒在她们身上,画面温馨宁静。

妈,最近觉得怎么样?王超在母亲身边坐下。

李秀兰笑了笑,眼神温和:虽然忙些,但心里踏实。早上能看着孩子们吃饱饭出门,白天能陪着瑶瑶学下走路,晚上能等你们爹下班回来吃饭。这样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这时,周寡妇的大女儿提着一条鱼上门来:李阿姨,我娘让我送条鱼来,说是谢谢您。

李秀兰连忙推辞:这怎么行,你们家也不宽裕。

您就收下吧。女孩执意要把鱼递过来,我娘说了,要不是您,我们姐妹仨这个冬天还不知道怎么过。现在娘在饭店工作,我们总算能吃饱饭了。

王建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这一幕,对王超说:你妈这个决定做得对。家里有个主心骨,比什么都强。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亮起灯火。王超看着在灯下缝补衣裳的母亲,忽然明白,有时候放下也是一种获得。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李秀兰用她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最珍贵的温暖。而这份温暖,也正在悄悄地传递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