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263章 集思广益绘新居

第263章 集思广益绘新居(1/2)

目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集思广益绘新居

被工人们一连串现实问题问得满头包的王超,并没有气馁,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他深知自己犯了“经验主义”和“想当然”的错误,把几十年后的居住观念生硬地套用到了这个物资相对匮乏、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年代。他将那张画得歪七扭八的五层楼草图彻底扔进了废纸篓,决心从头开始,这一次,必须脚踏实地。

接下来的几天,王超一有空就扎进车间、班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厂长做派,而是真正以一个请教者的姿态,和工人们蹲在一起,聊家常,听需求。

“张师傅,您家现在几口人?住得挤不挤?要是盖新房子,您觉得咋样布局最舒坦?”

“李大姐,您每天做饭挑水得走多远?要是新房子解决用水问题,您觉得咋弄方便?”

“小陈,你们年轻人,对新房子有啥盼头?”

他问得仔细,听得认真,甚至还抽空跑到县城里仅有的几栋两层公房去转了转,观察它们的结构、布局和住户实际的使用情况,看看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哪些不足需要避免。

工人们见王副厂长如此虚心,也都敞开心扉,七嘴八舌地贡献着自己的想法:

“王厂长,楼太高了确实不方便,也吓人,我看啊,两层就顶好了!楼上楼下,也够用!”

“对对,最好是两家连在一起,中间共用一堵墙,能省不少砖料呢!”

“厨房一定得在一楼!不然柴火煤球搬上搬下,真要命!”

“要是能在院子里打个压水井就好了,吃水就不用跑老远了!”

“房子要亮堂,窗户得开大点!”

“楼上要是能有个小阁楼就好了,放点杂物,或者给半大的小子住,也宽敞些……”

各种朴素而实用的建议汇聚到王超这里,他白天听,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虽然家里有电,但他习惯在安静的环境下思考)对着白纸写写画画,反复推敲。他意识到,完全照搬后世单元楼不现实,但也不能倒退到毫无规划、杂乱无章的平房院落。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节约土地、具有一定前瞻性,又完全契合当下工人生活习惯和技术条件的方案。

灵感在一次凝视着旧式两层木结构民居时迸发出来。那种楼下待客、储物,楼上住人的格局,不就是一种原始的“复式”概念吗?只不过材料和空间利用都很粗放。如果能用砖混结构,优化内部空间分割……

一个全新的构思在他脑中逐渐清晰。他重新铺开图纸,铅笔在纸上飞快地勾勒起来。

几天后,一份凝聚了集体智慧的新草图再次被王超带到了车间。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展示,而是先请几位老师傅和不同年龄段的工人代表到他的小办公室。

“各位师傅,大哥大姐,这是我根据大家提的意见,重新画的草图,大家再看看,行不行?”王超的态度依旧谦逊。

当他将新图纸在桌上铺开时,众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