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定格时刻(2/2)
趁着午休时间,王超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唯一的一家照相馆。老师傅接过胶卷,仔细检查后说:后天来取吧。
两天后,王超满怀期待地来到照相馆。老师傅把一叠照片递给他,皱着眉头说:同志,你这拍照技术还得练练啊。你看这一张,人影都是糊的;这一张对焦没对好,人脸都看不清;还有这几张,曝光都不对...
王超接过照片,脸一下子红了。果然,大部分照片都存在各种问题:有的整个画面都是模糊的,只能勉强认出个人形;有的虽然背景清晰,但工人们的面容却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几张还算看得过去。
老师傅,我是第一次用这种相机...王超不好意思地解释。
看得出来。老师傅指着其中一张相对清晰的照片说,像这张就还行,但其他的...可惜了这么好的场景。
王超看着那些模糊的照片,心里很是懊恼。忽然,他灵机一动:老师傅,能不能请您帮个忙?我们厂里有个技术创新的重要活动,想请您去帮忙拍些照片?
老师傅想了想:倒是可以,不过得收点费用。
费用没问题!王超连忙说,那就说定了,明天上午我来接您。
回到厂里,王超把情况向马清波汇报了。马清波看着那些模糊的照片,忍不住笑了:看来这拍照还真是个技术活。请专业人士来拍是对的。
第二天,王超特意请照相馆的老师傅来到玻璃厂。老师傅背着专业的器材,一进车间就开始了工作。
这里的自然光不错,在这个角度拍一张。老师傅熟练地调整着相机,这位老师傅,请您继续刚才的动作,对,就是这样...
在王超手中显得笨拙的相机,到了老师傅手里就像听话的孩子。他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时而调整灯光,很快就捕捉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这才叫拍照啊。小李看着老师傅专业的样子,小声对王超说。
王超苦笑着点头:看来我还是专心搞管理吧。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老师傅不仅拍下了技术攻关小组工作的场景,还特意设计了几组集体照。他让工人们自然地围在设备前讨论,捕捉他们专注的神情;又安排老张头和雷师傅在现场指导年轻工人,记录下技术传承的珍贵时刻。
一周后,当王超再次来到照相馆时,老师傅递给他一叠清晰度极高的照片。每一张都生动地展现了工人们技术创新的风采:老张头专注指导时额头上的皱纹,雷师傅讲解原理时的手势,小李调试设备时认真的眼神...
这才配得上工人们的辛勤付出。王超由衷地说。
回到厂里,王超立即开始布置宣传栏。他把清晰的照片整齐排列,每张引住了。
这张拍得真好,连我手上的工具都看得清清楚楚!
看我这个表情,当时正在想怎么解决那个技术难题呢。
老张头站在自己的照片前,久久凝视: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被拍得这么清楚。
马清波也来到宣传栏前,满意地说:这次的照片很有说服力。王副厂长,虽然你自己拍得不怎么样,但这个请专业人士的想法很好。
王超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晚上回到家,王超把照相机收好,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件事。这次拍照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在这个技术创新的时代,每个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作为管理者,他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人才,给他们发挥的舞台。
这个认知,比拍出好照片更重要。
第一百八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