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烂摊子(2/2)
老师傅们互相看了看,最后刘师傅先开口:王副厂长,说实在的,难啊。设备损坏太严重,地区来的工程师看了都摇头。关键是现在厂里懂技术的人太少了。
如果设备能修好,你们能不能把生产搞起来?王超问。
另一个老师傅说:要是设备完好,我们这些老骨头带着年轻人干,没问题。玻璃生产的流程我们都熟。可现在......
我明白了。王超点点头,也就是说,关键在设备维修。
对,可这维修......刘师傅欲言又止。
王超知道他的顾虑。在现在这种敏感时期,谁也不敢轻易表态,生怕承担责任。
傍晚,王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李秀兰正在厨房做饭,见他回来,关切地问:超儿,新单位怎么样?
王超摇摇头:比想象的还麻烦。设备损坏严重,懂技术的人又少。
王建国从里屋出来,听到他的话,说道:万事开头难。你在食品厂不也是从零开始的?
爸说得对。王超在饭桌前坐下,只是玻璃厂的情况更复杂。
第二天一早,王超准时来到玻璃厂。马清波已经在办公室了,桌上摊开着各种报表。
王超同志,你来得正好。马清波说,我刚接到县里的通知,要求我们尽快拿出恢复生产的方案。
她揉了揉太阳穴:可我们现在连个像样的技术员都没有,这方案怎么拿?
王超在她对面坐下:马厂长,我昨天和几位老师傅谈过。他们认为只要能解决设备维修的问题,恢复生产是有可能的。
设备维修......马清波苦笑,地区派来的工程师说,至少要三个月才能修复主要设备。这还得是在有足够技术力量和材料的情况下。
王超沉思片刻:马厂长,我建议我们先做两件事:第一,整理出详细的设备损坏清单和需要的维修材料;第二,在现有职工中寻找有维修经验的人。
马清波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设备清单我来负责整理,职工排查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几天,王超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清点设备、排查故障。他发现虽然大部分精密设备损坏严重,但一些基础设备经过修理还能使用。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排查过程中,他发现有几个年轻工人虽然名义上是普通工人,但实际上跟着原来的技术员学过不少维修技术。
王副厂长,这个传动轴我能修。一个叫小李的年轻工人指着制瓶机的一个部件说,以前跟着张工学过。
王超拍拍他的肩膀,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直接报给我。
通过几天的摸底,王超对玻璃厂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个烂摊子虽然棘手,但并非毫无希望。
周末晚上,王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起草玻璃厂恢复生产的初步方案。他明白,要想真正扭转局面,光靠现有的条件是不够的。但他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玻璃厂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窗外,月色正好。王超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继续伏案工作。前方的路虽然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第一百七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