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16章 年关下的新路子

第16章 年关下的新路子(2/2)

目录

王超沉吟起来。这确实是个机会,但风险也摆在那里。他现在的本金倒是够吃下一部分,但如何销出去是个问题。自己肯定消化不了这么多,大量转手同样惹眼。

陈叔,这事儿有点大,我得琢磨琢磨。王超没有立刻答应,而且这木材,我这边销路也有限。

理解,理解。老陈点点头,你慢慢考虑。不过要快,年后回复我,这个机会可不容易。销路嘛……你可以找找像张胜利他们家那样的,谁家不想添置点好家具?或者乡下亲戚多的,分一分也就出去了。量不大,不扎眼。

从老陈那里出来,王超心里一直盘算着木材的事。这像是一块肥肉,但弄不好会噎着。他决定先观望一下,看看情况再说,暂时不轻易下水。

回到家,年味已经很明显了。李秀兰开始陆续往家买年货,虽然大部分还是凭票购买的定量东西,但因为王超时不时拿回来的,今年家里的年货明显比往年丰盛。屋檐下挂起了腌制的腊肉、咸鱼(部分是王超之前秒杀到的),虽然不多,但看着就喜庆。王红用自己第一个月工资,给王刚和王玥一人买了一顶新棉帽,乐得两个小家伙天天戴着不舍得摘。

王建国更是红光满面。有了自行车,他上下班方便,人也精神,在厂里因为技术好,年底还被车间评了个先进生产者,虽然没啥物质奖励,但发了张奖状,让他觉得格外有面子,小心翼翼地把奖状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

王超看着家里的变化,心里暖暖的。他趁着年前,又去了几次邮局,不仅买了新发行的《一九五六年农历丙申年》生肖邮票(他知道这类邮票未来的潜力),还淘换到了一些建国初期的老纪特邮票,品相都还不错,丰富了他的邮册。

他也没忘记张胜利那几个朋友。快过年了,他找了个由头,给张胜利、赵卫国、孙志刚一人送了一包水果硬糖和一小包红枣,说是单位发的年货,分着尝尝。东西不多,但这份心意让张胜利几人很是受用,觉得王超这人够意思,没忘了哥们儿。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王家今年这顿年夜饭,可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李秀兰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今年格外充足的好大米焖了满满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炖了喷香的猪肉白菜粉条,做了红烧鱼,炒了腊肉,还用王超之前带回来的木耳拌了凉菜,甚至难得地炸了一盘金灿灿的糯米肉圆子。虽然比不上后世,但在1955年的普通工人家庭,这绝对是顶配了。那油亮亮的白米饭,更是让王刚和王玥看得眼睛发直。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王建国甚至还开了一瓶王超带回来的茅台,给王超也倒了一小盅。他看着满桌的菜,特别是那盆冒尖的白米饭,看着妻子儿女脸上满足的笑容,再看看墙上那张崭新的奖状,眼眶有些发热,端起酒盅,声音有些哽咽:今年……咱家……好!真好!都辛苦了!尤其是超儿……他没再说下去,一切都在酒里了。

王超也端起酒盅,跟父亲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划过喉咙,心里却是一片滚烫。他能感受到父亲那份深沉又不易表达的情感。

吃完饭,一家人听着胡同里零星的鞭炮声,守着岁。王刚和王玥拿着王超给买的摔炮在院子里玩得不亦乐乎。王红帮着李秀兰收拾碗筷。王超和王建国坐在屋里,听着外面孩子们的嬉笑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爆竹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虽然家里没有收音机,但这份温馨热闹的年味丝毫不减。

过了年,有什么打算?王建国难得地主动问起儿子的规划。

还是先干着零活,看看机会。王超含糊道,爸,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嗯,有数就好。王建国点点头,没再多问。他现在对这个儿子,是越来越放心了。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王超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窗外,1956年的脚步悄然临近。他回想着这小半年的经历,从差点被打死,到获得系统,一步步改善家境,积累财富,拓展人脉……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他知道,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机遇,也必然会有新的挑战。老陈说的木材生意,像是一个诱人的信号,预示着更大的舞台和更复杂的局面。他需要更谨慎,也更果决。

不管怎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王超在心里对自己说。有了秒杀系统这个底牌,他就有底气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好。

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宣告着新的一年来临。

1956年,我来了。王超闭上眼,嘴角带着一丝自信的弧度。

第十六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