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饭店内外的日子(2/2)
午餐肉罐头,二十四罐!这玩意儿既能当菜又能应急,绝对是硬通货。
最让他惊喜的是缝纫机!这年头,缝纫机是结婚三大件之一,要票还要一百多块钱!居然被他用一分钱秒到了!
他赶紧把东西收进空间。看着那台崭新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脚踏缝纫机,王超心里乐开了花。这东西自家用或者出手,都是极好的。不过缝纫机太扎眼,出手需要格外小心。
接下来的几天,王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李秀兰每天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脸上总是带着笑。饭店的工作比在钢铁厂后勤更累,洗菜切配,打扫卫生,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干劲十足。因为这是正式工作,是“铁饭碗”!
而且饭店伙食好,偶尔还能带点客人剩下的边角料或者不太好看的馒头花卷回来,给家里改善伙食。虽然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在李秀兰和王家人看来,已经是天大的福利了。
王建国在厂里走路腰杆都挺直了几分。老婆是国营饭店的正式工,这说出去多有面子!连带着,他对王超的态度也好了很多,虽然还是话少,但不再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了。
王超则继续着他“打零工”的生活。他每天秒杀到的物资,一部分适合家用的就找个由头慢慢往家拿,比如那箱午餐肉罐头,他隔几天拿一两罐出来,说是“单位发的福利”或者“帮了别人忙人家谢的”。母亲在饭店工作,带点东西回来变得合情合理,他再往家拿点稀罕物,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剩下的东西,他则分批陆续出给老陈。那匹白色的确良布,他这次只拿了十米出去,又换回了五十多块钱和各种票证。老陈看到的确良,眼睛都直了,连说这是专供干部的好东西,有多少要多少。
那箱猪肉罐头和煤油,王超暂时没动,留着备用。至于缝纫机,他考虑再三,决定先放在空间。这东西太惹眼,等过段时间,找个更稳妥的机会再处理,或者……干脆留给姐姐王红当嫁妆?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笑了,姐姐才十七,还早呢。
这天下午,王超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母亲李秀兰已经下班了,正满脸喜色地从布兜里往外掏东西。
“超儿,快来看!今天饭店里处理的瑕疵品,内部职工优先买,我抢到两条鱼!还有这猪骨头,没多少肉,但炖汤可香了!”李秀兰献宝似的把两条不算大的鲢鱼和一堆带着点肉星的猪骨头放在盆里。
王红和王刚、王玥围在盆边,眼睛发亮。
“妈,这得花不少钱吧?”王红小声问。
“没花几个钱!”李秀兰豪气地一挥手,“内部价,便宜!以后啊,咱家时不时就能吃上鱼和肉了!”
王超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母亲的工作,不仅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带来了这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善。这才是他想要的日子。
晚上,家里弥漫着鱼汤和骨头汤混合的浓郁香气。李秀兰炖了一大锅萝卜骨头汤,又红烧了一条鱼,虽然分量不多,但每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秀兰,你这工作,是真不错。”王建国喝着鲜美的鱼汤,难得地夸了一句。
“那是!”李秀兰脸上放光,“赵主任说了,下个月可能还要发劳保用品呢!肥皂、毛巾什么的。”
“妈,您在饭店里,也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王超给母亲夹了块鱼肚子上的肉。
“不累!妈心里高兴着呢!”李秀兰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家人满足的笑脸,王超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冒险都值了。
饭后,王超把王红叫到一边,从搭裢(空间)里拿出那块之前给家里买花布时一起扯的、准备给她做衣服的蓝色布料,又“变”出来两包水果硬糖。
“姐,这布你拿着,找时间让妈带你去裁缝铺做件新褂子。这糖,你和刚子、小玥分着吃,别让爸妈看见,就说是我给你的零嘴。”
王红看着弟弟递过来的东西,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超儿……你……你哪来的……”
“嘘——”王超把手指竖在嘴边,“我帮人干活,人家给的。姐,你拿着,以前家里困难,让你受委屈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王红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接过东西,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她看着弟弟,感觉这个以前还需要她照顾的弟弟,真的长大了,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夜里,王超盘点着空间里的物资和财富。现金已经又积累到了近两百块,各种票证也攒了一小叠。
物资方面,除了那台缝纫机,还有十多米的确良布,十多米藏青布,一箱猪肉罐头,一箱午餐肉罐头,一桶煤油,三双劳保鞋,几包奶粉,以及一些零散的肥皂、纱布等。
家计无忧,甚至算得上小有积蓄。
但他并没有满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这个大时代里,他凭借秒杀系统,完全可以走得更远。只是下一步该怎么走,还需要好好规划。是继续这样稳健地积累,还是利用手里的资源和信息,做点更大事?
想着想着,他进入了梦乡。梦里,他们家住上了更宽敞的房子,弟弟妹妹能天天吃上肉,姐姐穿着漂亮的新衣服……
第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