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 第69章 女仙十四

第69章 女仙十四(2/2)

目录

当破晓的蓝雾漫过荒宫,复生的女鬼指尖还留着薛昭的体温。她颈间金钏忽化作飞灰——原来仙缘如朝露,能圆百年痴梦,却载不动贪恋朝阳的魂魄。

世人总道长生是福,却不知真正的永恒,或许就在那些明知短暂却依然倾尽所有的相遇里。就像薛昭砸开囚笼的手,就像云容等待百年的一夜,刹那光华,反而照彻了永恒。

4、天召童女

东京翊善坊的韦家宅院里,许氏正对着空荡荡的绣架出神。自从丈夫韦蒙病逝后,她便将全部心思放在十二岁的女儿身上。这孩子能背诵《周易》《诗经》,眉目间总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静。

那日清晨,女儿在诵读《关雎》时突然伏案而眠——这一睡就再没醒来。许氏执意将小棺停放在厅堂侧室,每夜都能听见里面传来窸窣声响。直到三个月后的满月夜,棺木中竟传出清晰的吟诗声。

阿娘,我回来了。当许氏颤抖着推开棺盖时,女儿的面颊比生前还要红润。原来那日有青衣童子持红幡相迎,称她为韦小真,引她直上九霄。天宫里的花木皆是琉璃所化,风过时发出编钟般的清响。司命神韩君告诉她,因九世祖韦善俊救治瘟疫有功,特许后代中聪慧者位列仙班。

可我舍不得阿娘。女孩从怀中掏出一串星砂,韩君说,待您百年之后,这串星砂会引路。

许氏望着女儿指尖闪烁的微光,忽然想起丈夫临终时窗棂上跳动的阳光。原来神仙早就在人间留下印记——在女儿背诵《诗经》的童音里,在丈夫为她画眉的铜镜中,在这些终将归于星辰的温柔瞬间里。

世人总仰望琼楼玉宇,殊不知真正的仙境,或许就藏在某个平凡清晨,当阳光穿过窗纸,照亮亲人睫毛上未落的泪珠之时。

5、鹤踪诗影

长安城的夏夜总是带着几分燥热。慈恩寺塔院的老槐树上,知了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叫着。看院的老僧正打着瞌睡,忽听得一阵环佩叮咚,惊得他差点从蒲团上跌下来。

月光下,一位身着素罗衣的美妇人带着三四个青衣侍女,正绕着佛塔漫步说笑。她们的身影在青砖地上拖得老长,却听不见脚步声。老僧揉了揉眼睛,只见那妇人忽然转头,对侍女道:去跟院主借副笔砚来。

笔砚送到北廊时,妇人挽袖提笔,在廊柱上挥毫而就。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黄子陂头好月明,忘却华筵到晓行。烟收山低翠黛横,折得荷花赠远生。老僧举着蜡烛凑近细看,却见那妇人忽然轻笑一声,带着侍女们往后退了几步。

烛光摇曳间,素衣妇人化作一只白鹤振翅而起,青衣侍女们也纷纷化鹤相随。几片羽毛飘落在题诗的廊柱前,墨迹却像是渗进了木头里,任凭老僧怎么擦拭都纹丝不动。

后来香客们都说,每逢月圆之夜,那首诗的字迹就会微微发亮。有个痴心的书生连续守了三个月,终于在某个露水很重的凌晨,看见一只白鹤掠过塔尖,嘴里衔着半朵永不凋谢的荷花。

世人总说神仙难觅,却不知他们可能就藏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在廊柱上未干的墨迹里,在夜风送来的鹤唳中,在那些被我们当作传说的真实里。也许仙凡之别,不过是一念之间的驻足与擦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