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重新整军以及出发(1/2)
(不嘻嘻了,兴高采烈去漫展。结果回家的时候镜头摔坏了,不知道要多少钱修)
广场上的“必胜”口号声渐渐回落,像退潮的浪涛般消散在荒原的风里。阳光已爬至中天,金色的光线穿过主基地的合金穹顶缝隙,在地面投下狭长的光斑,落在奥古斯都握着通讯器的手背上。他指尖还残留着栏杆的凉意,目光却已从沸腾的广场收回,落在面前悬浮的淡蓝色全息面板上——阿尔法正将所有作战单位的编制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滚动呈现,红色的陆战队图标、蓝色的装甲单位图标、绿色的空中梯队图标密密麻麻,像一片闪烁的星群。
“阿尔法,调出米勒与雷的部队编制面板,执行调整指令。”奥古斯都的声音比刚才广播时沉了些,带着一种临战前的冷静。全息面板瞬间切换,米勒“海文之翼”的现有编制赫然在目:1.2万陆战队员、3千劫掠者、2千火蝠、5千医疗兵,重火力仅300台歌利亚与50台坦克。他指尖在面板上滑动,淡蓝色的光晕随着他的动作泛起涟漪,“将‘海文之翼’陆战队员扩充至2万,补充的8千人从兵营新训练的调派;劫掠者增至5千,;火蝠5千,全部更换K-III型火焰喷射器,燃料舱容量提升30%,避免持续作战时断火。”
“医疗兵调整为7千5百人,每100名陆战队员配属8名医疗兵,携带便携式护盾与纳米修复仪,重点加强火蝠部队的医疗支援——火蝠近战伤亡率高,必须保证伤兵能在3分钟内得到初步救治。”奥古斯都顿了顿,目光扫过“重火力”一栏,指尖重重一点,“歌利亚500台,;坦克500台,恶火战车500台;再加80架重型运输机,负责人员运输与战场投送。”
“指令已接收,‘海文之翼’编制调整中,兵营已收到调派指令,预计1小时内完成配置。”阿尔法的电子音平稳无波,面板上“海文之翼”的图标旁立刻跳出“调整中”的绿色字样,数据流滚动速度加快,像在清点每一件装备、每一名士兵。
奥古斯都随即切换到雷的“钢铁查尔”面板。相较于米勒侧重灵活防御的编制,雷的部队原本就偏重装甲,此刻面板上显示1.5万陆战队员、1万劫掠者、8千火蝠、6千医疗兵,重火力有1千台歌利亚与800台坦克。他指尖在“陆战队员”一栏上停顿片刻,最终决定保持2万规模:“雷的陆战队不用再加,他的核心是装甲突击,陆战队只要能守住坦克侧翼就行;劫掠者增至1万5千,记得给所有劫掠者配备震荡弹发射器,对付绿皮的集群冲锋效果更好;火蝠1万人,医疗兵与米勒保持一致,重点支援装甲单位的维修兵——坦克驾驶员受伤后,医疗兵要能快速登车救治。”
“重火力是关键。”奥古斯都的目光落在歌利亚与坦克的数字上,指尖滑动着调出歌利亚的改装方案,“歌利亚1千5百台,其中坦克1千台。”
“‘钢铁查尔’编制调整指令已下达,开始派遣歌利亚与坦克,。”阿尔法的声音刚落,广场左侧突然传来一阵轰鸣——雷正站在一辆攻城坦克的炮塔上,挥手示意奥古斯都看过去。
“空中梯队呢?阿尔法,调出女妖与维京的编制。”奥古斯都抬头望向天空,刚才盘旋的女妖战机已降落至基地右侧的机场跑道,银色的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面板上立刻跳出空中单位的数据:女妖战机980架,维京战机300架,驾驶员均已就位。他指尖在女妖图标上轻点,“女妖梯队扩充至991架,从指挥中心守卫队调出11架备用机。任命艾琳为梯队指挥官,让她负责编队训练与战术制定,重点演练低空突袭与集群轰炸。”
“维京战机320架,补充20架,任命萨拉为指挥官,她熟悉峡谷的地形,让她制定空中支援路线,确保能在3分钟内响应地面部队的呼叫。”
“空中梯队调整指令已发送至艾琳与萨拉的战术终端。”阿尔法的话音刚落,奥古斯都的通讯器就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艾琳的头像——她穿着深灰色的飞行服,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女妖徽章,背景是一架正在检修的女妖战机,机械师正用扳手拧开机翼下的火箭巢。
“指挥官,991架女妖已全部就位,11架备用机正在加载弹药,预计20分钟后完成整备。”艾琳的声音带着一丝干练,镜头扫过身后的机库,只见一排排女妖战机整齐排列,机腹的火箭巢已装满银灰色的火箭弹,尾翼上印着白色的编号,“我刚才试了下升级后的隐形系统,在5公里外能完全避开模拟雷达扫描,绿皮的侦查设备肯定跟不上。另外,我把梯队分成了11个小队,每个小队90架,留1架作为指挥机,方便战场调度。”
“很好,保持戒备,随时准备随地面部队出发。”奥古斯都点头,又接通了萨拉的通讯。屏幕上的萨拉穿着深蓝色的维京驾驶员制服,肩上的肩章绣着维京机甲的图案,她正站在一台维京战机的机甲形态旁,双手扶着机甲的肩部机炮,目光盯着炮管上的冷却套。
“指挥官,320架维京已完成补充,20架新机的武器系统已校准,机甲形态下的链式机炮每分钟能发射1200发子弹。”萨拉的声音沉稳,她抬手敲了敲机甲的腿部喷射装置,“我已经勘察过峡谷周围的空域,标记了3个紧急迫降点,万一战机受损,驾驶员能快速撤离。另外,我把梯队分成了8个小队,每个小队40架,负责不同区域的空中支援,确保地面部队的每一处防线,都能有维京覆盖。”
“辛苦你们了。”奥古斯都关闭通讯,全息面板上的所有单位都已调整完毕,“海文之翼”“钢铁查尔”、女妖梯队、维京梯队的图标旁,都亮起了“准备就绪”的绿色字样。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通讯器,按下了基地的广播键——这次的声音,比刚才更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所有作战单位注意,1小时后在星港集结,执行‘峡谷部署’任务!陆战队前往星港登机,机械单位直接从基地东门出发,空中梯队在星港上空待命,随运输编队一同前往峡谷!”
广播声传遍主基地的每一个角落,广场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动力装甲士兵们列成整齐的纵队,朝着星港方向行进,“踏踏踏”的脚步声像沉闷的鼓点,回荡在合金地面上。有的士兵抬手检查头盔的通讯系统,装甲关节活动时发出“咔嗒”的轻响;有的士兵握着电磁步枪,枪托抵在装甲膝盖处,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还有的士兵互相整理着动力装甲,偶尔低声交谈几句,语气里有紧张,却更多是期待。
奥古斯都跟着部队前往星港。星港位于主基地的北侧,是一片开阔的金属平台,平台上划分出数十条起降跑道,每条跑道旁都立着红色的指示灯,此刻指示灯正闪烁着,像是在指引方向。80架重型运输机早已停在跑道左侧,机身呈深灰色,比普通运输机大了三倍,机舱门敞开着,露出内部宽敞的空间——里面整齐排列着金属座椅,每排能坐10人,两侧的舱壁上挂着应急医疗包与武器挂钩。910架普通运输机则停在跑道右侧,机身稍小,呈银白色,机舱门也已打开,能看到里面的座椅排列得更密集,每排坐8人,过道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
地勤人员们穿着橙色的反光马甲,正忙碌地引导部队登机。一个戴着黑色护目镜的地勤人员站在重型运输机的机舱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黄色的指挥板,对着排队的士兵喊道:“米勒部队的陆战队员优先登机!每架重型运输机200人,按小队编号依次进入,不要拥挤!”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出,盖过了运输机引擎的怠速声——重型运输机的引擎正微微运转,喷出淡淡的白色气流,在地面卷起细小的沙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机油与燃料混合的味道。(本来不想写地勤,但是想想还是写吧)
奥古斯都走到一个地勤人员身边,看着他手里的登机名单。名单上密密麻麻写着士兵的编号与所属部队,地勤人员正用红色的笔在已登机的士兵编号旁打勾。“总人数统计出来了吗?需要分几批运输?”他问道。
地勤人员立刻立正敬礼,手里的名单递了过去:“报告指挥官,米勒‘海文之翼’共3.8万人,雷‘钢铁查尔’共5.25万人,总计9.05万人。80架重型运输机,每架能运200人,一次能运1.6万人;910架普通运输机,每架能运48人,一次能运4.368万人;每次总共能运5.968万人。第一批先运5.968万人,剩下的3.082万人,第二批用50架重型运输机(1万人)与434架普通运输机(2.0832万人)就能运完,总共需要2批运输。”
奥古斯都点点头,目光转向正在登机的士兵。米勒正站在一架重型运输机的机舱门口,帮一名年轻的陆战队员整理动力装甲的头盔。那名士兵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到了峡谷要跟紧我,绿皮的冲锋很猛,但只要我们守住防线,就不会有事。”米勒的声音温和,拍了拍士兵的肩甲。
士兵用力点头,转身走进机舱。米勒看着他的背影,又转向下一名士兵——那是一名火蝠,穿着厚重的火焰喷射器装甲,装甲上还残留着上次训练时的黑色灼烧痕迹。“你的火焰喷射器检查好了吗?燃料舱别漏了,到了战场可没时间修。”米勒问道。火蝠拍了拍背后的燃料罐,发出“咚咚”的闷响:“放心吧长官,我早上刚检查过,燃料满的,喷射器也调试好了,保证一扣扳机就能喷出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