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 第248章 北美成 JW “收割机”

第248章 北美成 JW “收割机”(1/2)

目录

这些秘书再向她汇报,由她整理汇总后统一反馈给秦迪。

在整个集团里,她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男朋友又是集团的老板,长得帅、身体好,对她也大方。

这样的生活,她很满足。

她还主动邀请父母来港岛走走,让两位学霸见识一下女儿现在的世界。

陆鸿璇在港岛住了半个月,直到元宵节过后,才重新返回米帝。

那边的Jw扩张行动已经全面启动,由小飞鞋亲自坐镇。

这个月计划在北美开五十家门店。

下个月开到一百家。

再下个月,目标是一百五十家。

要知道,哪怕到了21世纪,北美依旧是全球最强的消费市场。

无论什么产品,最大销量几乎都来自那里,连洗衣粉也不例外。

如此庞大的市场当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战场。

北美Jw公司现在已经成了典型的“收割机”,前期业绩亮眼,后续收割起来也更加顺手。

这块业务必须有人盯着,不能掉链子。

陆鸿璇本就实力不俗,身边再配上专业的顾问班底和商业助理,要处理这项任务,难度并不大。

春节刚过,春天刚到,秦迪再次启程北上。

不过这次他没去首都。

目的地是粤省,他要参加广交会,与不少港岛及海外的商人见面。

广交会,正式名称是东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立于1957年4月25日。

每年举办两次,春秋之际都在五羊市举行,由商务部与粤省政府联合主办,东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

这场展会,是东国历史最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品类最全、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佳的国际经贸盛会,被称为“东国第一展”。

全国各类优质出口产品,在这个时间点都会集中亮相,用于出口换取外汇。

这些商品物美价廉,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但欧美一些国家,因某些不便明说的原因,对广交会兴趣不大。

在那个时期,主要买家还是来自东南亚和港岛地区的商人。

在这次广交会上,秦迪一口气签下十亿港币的订单,涉及食品和日用品采购。

他一个人的下单量,几乎等同于其他所有地区买家的总和。

如此大手笔,立刻引起主办方关注。

最初还以为是来自米国的大资本,结果发现是老朋友——港岛首富。

对粤省而言,秦迪早已是熟面孔。

前一年,短短三个月,他就为粤省捐建了一百多所小学。

这些学校统一命名为“秦迪希望小学”,前面加上具体地名。

比如眉县,就建了三所,分别叫眉县中芯秦迪希望小学、眉县五华秦迪希望小学、眉县平南秦迪希望小学。

当时,在粤省建一所小学,成本大概在十万港币左右。

秦迪的标准是每所十万元,共捐建一百三十一所,合计金额约一千三百万港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