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 第15章 正式进入证券行业

第15章 正式进入证券行业(2/2)

目录

地点是中环。

干诺道50号。

鳄鱼恤大厦。

顶楼的董事长办公室。

“我想让晨星投资转型,正式进入证券行业。”

秦迪开门见山。

“不过我也查过,在港岛申请证券牌照流程太繁琐。”

“不如直接收购一家已有的证券公司。”

“别的都不重要,我只要证券牌照,越齐全越好。”

“你去查一查,有没有合适的公司。”

在这个年头的港岛,

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并不少,很多小型公司的资产也就一两千万。

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完全是两个概念。

“投资”二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只要愿意,哪怕拿来卖电风扇也没人管。

证券公司则不同。

拥有全套牌照的证券公司,可以在港岛为普通民众提供股票、期货、融资等服务。

就像秦迪第一次在九龙交易所买卖股票时,是通过汇丰银行的证券部门完成的。

这类型证券公司承担的职能,和汇丰差不多。

但相比之下,普通证券公司的手续费和佣金更低。

当然,手续费低了,安全性与实力自然也差一些。

比起像汇丰这种金融巨头,普通公司的确逊色不少。

过去半个月,晨星投资靠着秦迪的操作,资金规模已经回到一亿港币上下。

单从资金来看,收购一家运营良好的中大型证券公司完全没问题。

可秦迪并不打算这么干。

如果直接买下一家优质公司,成本太高,对他来说并不划算。

他相信,自己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家证券公司。

他需要的只是能做事的人,能坚决执行命令的团队。那些核心骨干,可以在公司站稳脚跟后再慢慢挑选。

现在手头的资金,足以撑起初期的运营。

再者,他还能从汇丰拿到十倍杠杆的配资,资金链并非当前最大的问题。

相比之下,一张齐全的证券牌照才是当务之急。

花高价收购成熟的公司,不但难谈,还不一定有合适的目标。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拿下牌照来得实在。

梁安德沉吟片刻。

“老板,稍等一下,我去取份资料。”

秦迪点头示意。

不多久,梁安德拿着文件夹,再次回到42楼。

神情轻松,嘴角藏不住笑意。

“boSS,找到了一家小证券公司,特别合适。您看看,这家叫福德证券!”

说完,他将文件递了过去。

福德证券,由章远创办,成立于1971年,曾管理过四千万港币资产。

但1976年一场突发股灾,令其元气大伤,后续又接连投资失利,股东纷纷退资。

如今只剩不到三百万资金,苦苦支撑,濒临破产。

最关键的是,它的资质太完整了。

证券承销、保荐、经纪、自营、咨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融资融券……

几乎所有能申请的牌照,它全都有。

当年创始人野心不小,该准备的全都准备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