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国际标准之争·老将出马(1/2)
腊月将尽,年关将至。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年味渐浓。然而在“旭遇”产业园内,却无半分松懈之气,反有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
这一日,天色未明,陈遇便已起身。他披了件深灰色羽绒服,独自一人走在园区内。但见白雪覆盖的厂房井然有序,研发中心的灯火彻夜未熄,远处“星煌”工地上塔吊林立,虽值寒冬,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行至研发中心楼下,正遇孙宇与李文博二人匆匆而出。孙宇身穿浅蓝色工装,外套一件黑色羽绒马甲,金丝眼镜后的双眼布满血丝,显是一夜未眠。李文博则是一身深灰工装,手里捧着个平板电脑,眉头紧锁。
“遇哥!”二人见到陈遇,齐声招呼。
“这么早,是要去实验室?”陈遇问道。
孙宇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瑞士那边传来消息,国际材料标准研讨会明天就要开始了。程老和秦老已经到了日内瓦,刚发来邮件说日利方面准备充分,恐怕会有一场恶战。”
李文博将平板递到陈遇面前:“这是他们可能提出的技术质疑点,我们得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陈遇接过平板,仔细翻阅片刻,沉声道:“走,去会议室详谈。”
三人来到研发中心顶层会议室,不多时,林莉、王小虎、张伟、周凯等人也陆续赶到。众人围坐一堂,面色皆凝重。
林莉今日穿了一身藏青色职业套装,外搭米白色羊绒大衣,长发挽成优雅的发髻。她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轻声道:“我刚与瑞士的律师团队通过话,日利集团联合了欧美六家材料企业,准备在会议上提出将生物质材料排除在航空航天标准之外的提案。”
王小虎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他娘的!明的不行来阴的,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
张伟依旧是一身黑色装扮,冷静地推了推眼镜:“我监控到日利集团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向与会专家发送了大量邮件,内容都是关于生物质材料所谓‘缺陷’的分析报告。”
周凯穿着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红色卫衣,愤愤道:“我已经让‘旭日’战队准备好了宣传材料,一旦他们在会上胡说八道,咱们就全网曝光!”
陈遇沉吟良久,方开口道:“凯子,宣传材料先压一压。这种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是靠舆论战能解决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缓缓道:“程老和秦老既然亲自出马,我们应当相信二老的能力。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技术支援,随时准备回应可能的质疑。”
孙宇点头道:“遇哥说得对。我已经将‘虎煌5.0’在极端环境下的所有测试数据整理完毕,随时可以传给二老。”
“还不够。”陈遇转身,目光锐利,“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他们在标准层面得逞,‘星煌’的项目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林莉轻声道:“你的意思是?”
陈遇走回座位,双手撑在桌面上,沉声道:“我们要准备第二套方案。如果国际标准此路不通,就走国内标准,再以实际应用证明我们的实力!”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
王小虎拍案道:“好主意!咱们中国的材料,凭什么非要洋人认可?”
李文博若有所思:“这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对新型材料需求迫切,如果能获得国内认证,同样可以打开局面。”
会议持续到日上三竿,制定了多套应对方案。散会后,陈遇单独留下孙宇和李文博。
“老孙,文博,”陈遇神色严肃,“你们立刻组织研发团队,准备进行一场公开的极限环境测试。我们要用最直观的方式,证明生物质材料的可靠性。”
孙宇推了推眼镜:“遇哥是想......”
“没错。”陈遇目光坚定,“如果国际标准会议结果不利,我们就在国内举行公开测试,邀请全球媒体见证。到时候,看日利还有什么话说!”
三人又商议良久,方才各自散去。
却说瑞士日内瓦,IGFA总部会议中心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程老爷子今日穿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花白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手持一根紫檀木手杖,端坐于中国代表团席位,不怒自威。秦老爷子则是一身灰色唐装,手中把玩着两个油光水滑的文玩核桃,看似悠闲,眼神却锐利如鹰。
会议厅内,各国代表济济一堂。日利集团代表马库斯·施耐德坐在对面,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冷峻,正与身旁几位欧美代表低声交谈。
会议开始,主持人简短开场后,施耐德便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施耐德站起身,语气咄咄逼人,“我今天要提出的是关于生物质基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安全性质疑。”
他打开投影,屏幕上显示出一份份看似专业的分析报告。
“根据多方独立研究,”施耐德特意加重了“独立”二字,“生物质材料在真空及极端温度环境下,会释放微量挥发性有机物,这对精密仪器是致命的。因此,我提议将这类材料排除在航空航天材料标准之外。”
会场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几位欧美代表频频点头,显然早已通过气。
程老爷子冷哼一声,不慌不忙地举起手:“主席先生,我有话说。”
主持人点头示意后,程老爷子缓缓起身,手杖在地板上轻轻一顿,发出清脆的响声,顿时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施耐德先生所说的‘独立研究’,老夫略有耳闻。”程老爷子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只是不知,这份由日利集团出资,在其控股实验室完成的研究,何来‘独立’之说?”
施耐德脸色微变:“程先生,你这是无端指责!”
“是不是无端指责,你心里清楚。”程老爷子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件,“我这里有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虎煌’系列生物质材料在模拟太空环境下一千小时的测试数据,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航空航天标准。”
秦老爷子慢悠悠地接口道:“施耐德先生若是不信,大可亲自到中国来看看。我们有一句老话,叫‘真金不怕火炼’。”
施耐德冷笑道:“中科院是中方机构,其报告难免有失偏颇。我们更相信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检测。”
“哦?”程老爷子眼中精光一闪,“那依施耐德先生之见,哪家检测机构才算‘国际公认’?”
施耐德报出了几家欧美检测机构的名字。
秦老爷子哈哈一笑,手中核桃转得飞快:“巧了,这几家机构去年都接受过日利集团的大额捐赠。施耐德先生,这又该作何解释?”
会场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位中立代表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施耐德脸色铁青,强自镇定道:“这只是正常的科研资助,与检测结果无关。”
会议陷入僵持。主席见状,宣布暂时休会,下午再议。
中午休息时分,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在会议中心附近的餐厅用餐,却“偶遇”了施耐德和几位欧美代表。
“程先生,秦先生,”施耐德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二老年事已高,何必如此奔波劳碌?若是为了弟子的企业,大可不必如此。”
程老爷子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淡淡道:“我们不是为了哪个弟子,是为了中国材料的未来。施耐德先生若是以为用这等手段就能阻挡中国技术的发展,未免太过天真。”
一位欧洲代表插话道:“程先生,标准制定是为了行业安全,并非针对某个国家或企业。”
秦老爷子悠悠道:“既然是为了安全,那就该以科学为依据,而非以出身论英雄。生物质材料环保可降解,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远低于传统材料,这才是行业的未来。”
施耐德冷声道:“环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程老爷子放下茶杯,目光如电:“既然如此,老夫提议,在现场进行一次公开测试。你我各取材料样品,就在日内瓦大学实验室,当着所有代表的面,测试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施耐德先生,可敢应战?”
施耐德一时语塞,他万万没想到程老爷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