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160章 新家

第160章 新家(2/2)

目录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下岗工人,你们是‘旭遇’这个新团队的一员!这里没有铁饭碗,但有的是凭本事吃饭的机会,有的是和大家一起把事业做大的梦想!”

“接下来,我们会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可能会很累,要求会很高。但我相信,凭着红星厂工人那股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劲儿,你们一定能很快适应,成为‘旭遇’的骨干力量!”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好鱼竿!我们要用咱们的‘虎煌’材料,做出能让中国人骄傲的产品!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红星厂出来的人,到哪里都是好样的!”

陈遇的话朴实而充满激情,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老工人的眼眶湿润了。他们从陈遇身上,看到了久违的闯劲和希望。

培训工作立即展开。由陈平师傅主要负责安全教育和基础操作规范,李文博讲解材料基本知识,毛蛋介绍公司制度和质量要求。陈遇、周凯则穿插进行理念灌输和团队建设。培训是艰苦的,这些习惯了传统机械加工的工人,面对复合材料、电子天平、真空搅拌这些新事物,一开始难免手足无措。但他们拿出了惊人的学习劲头,记笔记,提问题,下班后还互相交流。

陈平师傅在培训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和尊严。他耐心示范,手把手地教,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看着这些老伙计、新同事从迷茫到逐渐上手,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毛凤英和赵梅负责的“食堂”,也成了交流情感、缓解压力的重要场所。

一天晚上,陈遇很晚才离开车间。走到厂门口,发现父亲陈平还在那里,和门卫老李头聊天。老李头也是这次安置的职工之一。

“平哥,遇仔这孩子,真行!”老李头感慨道,“带着咱们这帮老家伙,愣是整出这么个新气象来。”

陈平看着远处车间还亮着的灯,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是啊,孩子长大了,比我们强。咱们这把老骨头,也不能拖后腿,得帮他把这摊子撑起来。”

听着父亲的对话,陈遇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父亲已经真正从下岗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新的事业里找到了归属感。

几天后,林莉利用周末,特意从北京坐夜车赶了回来。她没有提前通知,想给父母和陈遇一个惊喜。当她走到熟悉又陌生的红星厂区,看到悬挂的新牌子,看到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父亲林国栋正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跟着李文博学习操作电子天平,母亲赵梅在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忙碌着,脸上带着充实笑容时,她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这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充满暮气和焦虑的家了。这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奋斗的气息。她看到陈遇正在车间一角和技术人员讨论着什么,专注而沉稳。那一刻,她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安心和自豪。

陈遇一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梨花带雨的林莉,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了过去。

“你怎么回来了?”

林莉抹了把眼泪,笑着扑进他怀里,不顾周围人善意的目光,哽咽着说:“我就是想回来看看……看看我们的新家。”

“我们的新家……”陈遇重复着这句话,紧紧抱住了她。是的,这里不仅是事业的新起点,也是他们共同的新家。一个由亲情、爱情、友情和共同奋斗支撑起来的,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家。

搬迁的尘埃落定,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挑战依然很多,日本订单的试生产即将开始,新团队的磨合还需时日。但站在新的起点上,陈遇和他的团队,以及所有融入这个集体的“新家人”们,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红星厂的老厂房,正见证着一场涅盘重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