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冰上盛宴(上)(2/2)
张伟对林莉带来的那台小型探鱼器产生了极大兴趣。那是个带着单色小屏幕、通过数据线连接着一个水下声纳探头的设备,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高科技。他仔细观察着屏幕上随着探头移动而不断变化的灰度图像和模糊的回波信号,对比着水深刻度,一边观察,一边对比着自己钓获的鱼体大小和位置。
“嗯,这个宽的回波信号,强度较高,对应的大概是体型较大的鱼…这个快速移动的小光点,可能是小鱼群…”他喃喃自语,虽然无法进行数字化的精确分析,但凭借强大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他不断调整着下竿的位置和深度,寻找着屏幕上显示鱼群最密集的水层,效率明显比别人更高。
陈遇和林莉更是稳坐钓鱼台。陈遇的特效饵料再次大发神威,他的浮漂动作清晰有力,几乎是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条像样的鲫鱼上岸。林莉则凭借程大师培训出的扎实基本功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手感,抓口极其精准,钓获的鱼体大小均匀,动作如行云流水,看得人赏心悦目。
毛蛋则忙得不亦乐乐乎。他一边照看着自己的钓竿,一边承担起了后勤部长的重任。他不仅要给大家烧水、煮面,还要时不时巡视一下三顶帐篷的情况,解答兄弟们关于新装备使用的各种小白问题,脸上洋溢着创造者般的自豪和喜悦。煤气炉上始终坐着滚开的水,帐篷里茶香、面香混合着淡淡的鱼腥味,形成一种奇特而温馨的氛围。
他们这边热火朝天、连连上鱼的景象,以及那几顶在冰面上极其扎眼的新式帐篷和嗡嗡作响的钻冰机,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周围钓友的目光。起初只是远远地好奇张望,交头接耳。渐渐地,开始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踩着冰滑子慢慢靠近过来。
一位穿着老旧军大衣、满脸风霜的老爷子最先凑过来,隔着几步远,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问道:“后生们,你们这是个啥新鲜玩意儿?帐篷还能支冰上?里头不冷?”
毛蛋正愁没机会炫耀,立刻热情地迎上去:“大爷,这是我们自个儿琢磨的冰钓帐篷,防风保温,里头还能支个小炉子烧水取暖,舒服着呢!您瞧!”说着,他掀开自家帐篷的门帘一角,让老爷子能看到里面正在喝茶说笑的陈遇和王小虎,以及那冒着热气的煤气炉。
老爷子探头一看,里面暖意融融,与外界的严寒判若两季,顿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嚯!真行嘿!这可比俺们傻乎乎蹲冰面上喝西北风强多了!这玩意儿哪买的?”
“暂时还没地儿买,大爷!”毛蛋挺起胸膛,颇为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旭遇工作室’自己研发试制的!还在测试阶段!”
“自己做的?厉害啊!”老爷子竖起了大拇指。
这边动静一大,又陆续吸引过来三四位钓友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小伙子,这帐篷结实不?不会被风刮跑了吧?”
“底下怎么固定的?凿冰会不会塌了?”
“那个小机器是干啥的?钻洞用的?动静挺大啊,吓不吓跑鱼啊?”
“里头真能做饭?这煤气罐安全不?”
毛蛋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他兴奋地一一解答,演示帐篷的固定方式,讲解钻冰机的效率和使用注意事项,甚至邀请一位大胆的钓友进帐篷亲身感受一下温度。王小虎也在一旁帮腔,吹嘘着帐篷的舒适和钓获的丰硕。
孙宇见状,默默地从包里又掏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记录围观人数、提出的问题、关注点(价格、性能、安全性等),这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一手市场调研数据。张伟则思考着是否能为探鱼器增加一个外接显示接口,方便多人同时观看。
陈遇和林莉相视一笑,继续专注于自己的钓竿,但嘴角都带着笑。他们知道,毛蛋的这项发明,恐怕真的要火了。冰面上的这场临时“产品发布会”,似乎预示着某种更广阔的未来正在悄然打开。而此刻,鱼竿上传来的又一次沉重咬钩感,将陈遇的注意力瞬间拉回——水下,又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正在等待着他的挑战。今天的冰上盛宴,才刚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