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东方鬼帝(1/2)
“公子,你说这里根本就不是仙家之地?”
夏婉瞪大了眼睛,满是惊诧地看向风子垣。
而一旁的若鳐,原本正静立着,此刻柳眉微蹙,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那你说此处是何方所在?莫要故弄玄虚,吊人胃口。”
不久前,夏婉在寻到那面绣着“荼”字的帅旗后,风子垣只觉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开,那个大胆的猜测,终于被印证。
他深知此事重大,当即遣夏婉去寻若鳐,说有重要的事宣布。
待若鳐赶来,风子垣这才清了清嗓子,准备将自己这惊世骇俗的发现,一五一十地告知二女。
“我们脚下踏着的这片土地,从来不是什么仙土,而是通往来世的黄泉古道,是幽冥与人间的交界处,是东方鬼帝镇守的冥域之门。这‘瀛洲’仙山,实则是东方鬼帝蔡郁垒和神荼所居的‘桃止山’,亦是传说中的‘度朔山’。所谓的桃都,不过是凡人死后,踏上通往地府的幽径,才能进入地府轮回的必经之地罢了。”
“东方鬼帝?幽冥界?”此言一出,仿若惊雷在二女耳畔炸响。
夏婉瞬间花容失色,双手捂住嘴巴,原本灵动的眼眸,此刻瞪得如同铜铃一般。
若鳐亦是娇躯一颤,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原本白皙如玉的脸庞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诞、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风子垣见二女这般反应,并不意外,他接着说道:
“每逢月隐之夜,阴风阵阵,如鬼哭狼嚎,百鬼夜行,皆由此门出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女,神色愈发凝重,又继续说道:
“若有鬼魂妄图在这阳世间兴风作浪,神荼、郁垒便会现身,将那恶鬼擒住,以苇索捆缚,投喂金眼白虎。”
风子垣轻轻叹了口气,神色中带着一丝敬畏:
“所以啊,阴间的鬼魂,对神荼、郁垒那是怕到了骨子里,提及他们的名号,便如惊弓之鸟,瑟瑟发抖。我们刚刚在大殿中看到的塑像,便是他二人。”
若鳐仍觉风子垣之言犹如天方夜谭,匪夷所思至极。
她摇了摇头,试着反驳道:
“先祖们每五百年便在归墟开启试炼,代代相传,从未听闻此地乃是什么幽冥之所,莫不是你搞错了不成?”
风子垣之所以如此笃定,心中自有确凿证据。
关键之物,便是玉琮之上所刻的神秘咒语,分明是幽冥地府独有的镇鬼咒。
此等咒语,在人界绝无仅有。
风子垣上一世,曾去幽冥界讨过救兵,与地府诸仙有过一番接触,对那里的一切颇为熟悉。
然而,这些惊世骇俗之事,自不能说与二女听,以免引起麻烦。
于是,他看向若鳐,缓缓说道:
“尔等先祖们确实不止一次来此试炼并全身而退,可所见所闻,不过如雾里看花、水中观月,仅为这神秘之地的表象罢了。”
他抬手指向来时的方向,继续说道:
“你们可还记得来时的那座废弃牌楼以及三座石桥吗?”
夏婉微微歪着头,问道:“自然记得,它们有何不妥吗?”
风子垣看着二人,随后说出一句语惊四座的话来:
“那座废弃的牌楼,便是传说中令鬼魂闻风丧胆的‘鬼门关’。凡鬼魂欲入幽冥,必先经此门,接受冥界判官的审判。生时作恶多端者,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万般折磨;而心地善良者,方可继续轮回转世。”
“鬼门关!”二女闻言,脸色骤变。
夏婉倒吸一口凉气,指尖微微发颤,“我明白了,那三座石桥……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奈何桥、血河桥与叹息桥?”
“正是,奈何桥上孟婆汤苦,断尽前尘不复顾;血河桥下冤魂泣,因果报应自相偿;叹息桥畔亡灵过,一步一悔恨难消。三桥并立,寓意生死轮回之径,善恶有报之理。我观那桥头石碑,虽风化严重,仍可辨出‘奈何’二字。此地一切,皆与幽冥典籍记载分毫不差,岂是巧合?”
说罢,风子垣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在她们脸上缓缓扫过,见二人神色凝重,便知已信了大半。
他轻叹一声,继续道:“故此地非试炼之所,实为镇压幽冥的封印之地。尔等先祖之所以能安然进出此地,只因每五百年,这封印之力便会因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流转变化,变得极为虚弱。彼时,幽冥之力稍减,方能借此间隙,来去自如。”
二女听得毛骨悚然,浑身寒意骤起,久久不能言语。
若鳐此时才有些相信风子垣的话了,她咬着下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似有千般愁绪萦绕心头,轻声问道:
“可即便你所言句句属实,那此处又有何危险可言呢?想我族先祖,昔年踏入此地,历经重重考验,最终皆能安然无恙地离去,全身而退。由此观之,想来此地纵然神秘莫测,暗藏玄机,却也并无大碍,不过虚惊一场罢了。”
风子垣猛地摇头,原本温和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他直视着二女,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