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10章 春分启航·星尘奔赴

第110章 春分启航·星尘奔赴(2/2)

目录

随着“启航”指令落下,乐乐猛地按下“推进器满功率启动”按钮。核聚变推进器的喷口瞬间爆发出耀眼的淡蓝色等离子光焰,推力数值飙升至105%,远超预设标准——星舰的舰身缓缓离开发射平台,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中平稳升空,身后留下一道长达数公里的光轨,如同为月球系上了一条蓝色的丝带。

主控屏幕上,培育舱的参数依旧稳定:温度-235c,菌网活性99.5%,幼苗叶片的荧光点规律跳动;推进器的能源转换效率保持在98%,冷却系统正常;导航系统已捕捉到火星的引力信号,开始自动计算加速轨道。“星舰升空正常,姿态稳定,正在进入月球轨道脱离程序!”阿木尔兴奋地喊道,导航舱的屏幕上,星舰与月球的距离正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增加。

月球基地的主控塔台内,林羽和工作人员们纷纷冲到观测窗前,看着“灵脉十四号”逐渐变成夜空中的一个蓝色光点,眼中满是激动与不舍。“它们成功了!”有人忍不住欢呼,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近一年的筹备,无数次的测试,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圆满的启航。

地球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中,主席带头鼓掌,掌声透过通讯频道传到月球,传到星舰,传到全球每一个观看直播的角落。“‘灵脉十四号’启航成功!”主席的声音带着哽咽,“这是人类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生命适应宇宙的伟大尝试——让我们共同期待,120天后,柯伊伯带传来的好消息!”

星舰主控舱内,随舰乘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纷纷露出了笑容。乐乐走到培育舱的观测窗旁,看着里面的“海卫一七号”幼苗——第十九片新叶正朝着星舰前进的方向微微倾斜,淡紫色的菌网如同守护的铠甲,紧紧包裹着根系。她伸出手,隔着舱壁与幼苗“对视”,轻声说道:“我们出发了,接下来的120天,我们一起穿越星尘,去柯伊伯带寻找新的家园。”

古丽拿出平板电脑,开始记录启航后的第一份生物日志:“2090年春分,‘灵脉十四号’启航成功,培育舱状态稳定,幼苗生长正常,菌脉共生系统高效运转……”她的笔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小宇则在能源舱内进行启航后的第一次巡检,他看着推进器核心反应堆的温度数据,满意地笑了:“比测试时还要稳定,看来我们的‘心脏’足够强大,能支撑我们走到柯伊伯带。”

阿木尔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导航屏幕上,星舰已成功脱离月球轨道,正在朝着火星方向飞去。他调出中继星网传来的火星实时影像——红色的星球表面清晰可见,南极的冰盖如同镶嵌在火星上的钻石。“再过30天,我们就能借助火星的引力加速,”他对着身边的导航员说道,“到时候,我们就能更近距离地看看这颗‘红色星球’,然后向着更远的木星进发。”

随着星舰逐渐远离月球,主控屏幕上月球的影像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颗淡灰色的星球,与其他星辰融为一体。乐乐站在主控舱的观测窗前,看着窗外的宇宙——黑色的背景中,无数星辰如同钻石般闪烁,银河的光带如同一条璀璨的丝巾,环绕在宇宙深处。她知道,未来的120天里,他们将穿越这片星尘,经历火星的红色引力、木星的巨大气旋、土星的光环洗礼,最终抵达柯伊伯带的冰冷星辰下。

培育舱内,“海卫一七号”幼苗的叶片轻轻颤动,淡紫色的菌网闪烁着微光,灵脉能量监测仪的波形稳定在8.4赫兹——这是生命的脉动,是人类探索精神的延续,是“灵脉”传承的新起点。

乐乐拿出平板电脑,打开“灵脉十四号”的航行日志,写下第110章的标题与开篇:

第110章:春分启航·星尘奔赴

2090年春分,月球基地的晨光中,“灵脉十四号”携着淡蓝色的等离子光焰启航,银白色的舰身划破月球真空,带着“海卫一七号”的幼苗与人类的梦想,驶向柯伊伯带的星辰大海。这一刻,全球七十亿人共同见证——从地球到月球,从实验室到星际空间,四十年“灵脉”精神的传承,终于在春分的晨光中,开启了新的征程。

星舰启航后,全系统始终保持稳定:核聚变推进器满功率输出,推力达预设标准的105%;培育舱的恒温系统精准控制温度,菌脉共生系统活性99.5%;导航系统已锁定火星引力加速轨道,中继星网信号强度99%。每一个参数的稳定,都是团队近一年筹备的成果,都是全球科研力量的结晶——巴西少年团队的微生物模块仍在高效运转,古丽团队的菌脉技术持续守护生命,阿木尔的导航精准度为航线保驾护航,小宇的能源把控为续航提供保障……我们带着全球的智慧与期待,在星际空间中,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120天,我们将经历三个关键阶段:火星引力加速段(30天)、木星引力弹弓段(45天)、土星轨道微调段(25天),最终用20天时间抵达柯伊伯带预定种植区。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挑战——火星的高能粒子流、木星的强磁场、土星的环尘碰撞、柯伊伯带的极端低温,都可能成为航行中的“拦路虎”。但我们已做好准备:应急方案更新至3.0版本,备用设备全部调试完毕,菌脉系统的抗逆性经过极端测试,能源储备预留20%应急量……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每一个未知的挑战。

此刻,星舰已远离月球,正朝着火星方向疾驰。窗外的宇宙漆黑而璀璨,星辰如同指引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培育舱内,“海卫一七号”的幼苗仍在安静生长,第十九片新叶已完全展开,淡紫色的菌网如同与星辰对话的媒介,在-235c的环境中,编织着生命的奇迹。我知道,这趟星际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我们探索,但只要我们携手同心,只要灵脉的火种不熄,人类就一定能在柯伊伯带的星辰下,写下属于生命的新篇章。

日志的最后,乐乐附上了一张启航时的照片:“灵脉十四号”的舰身沐浴在月球晨光中,舰尾的等离子光焰照亮了发射场,培育舱的透明舱壁内,幼苗的叶片正朝着光焰的方向倾斜,仿佛在追逐着通往宇宙的光。

星舰继续在星际空间中疾驰,身后是逐渐远去的地球与月球,前方是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柯伊伯带。主控舱内,随舰乘员们各司其职,监测着每一个参数的变化;培育舱内,幼苗与菌网静静共生,积蓄着在柯伊伯带绽放的力量。

夜色笼罩了宇宙,只有星辰与星舰的光焰在黑暗中闪烁。乐乐站在观测窗前,伸出手仿佛能触摸到窗外的星辰,她知道,这趟星尘奔赴的旅程,不仅是为了在柯伊伯带培育生命,更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生命的力量可以跨越星际。

“灵脉十四号”的航船已开,向着柯伊伯带,向着更远的星辰,出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