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 > 第184章 铁牛犁地

第184章 铁牛犁地(2/2)

目录

赵媒婆盘算得更实际:“这要是真恢复了,那有文化的知青们不都得忙着考学去了?俺这说媒的生意,怕是要受影响喽。”

李风花关注点不同:“秋霞,你这消息准吗?要是真的,咱屯子里这些知青,还不得炸窝啊?”

“八九不离十。”程秋霞道,“你们想啊,要不是真的,印那么多课本干啥?当柴火烧啊?”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寻思着,得赶紧跟大队长说说,也得告诉孙晓玲、王琳他们这些知青。这可是改变命运的大事儿。”

正说着,郑卫国大概是练完了拖拉机,路过李风花门口,“哎?大队长!快进来!!”

“咋啦?风花嫂子?哎哟,你们别围着我,不能又怀疑啥整屎盆子扣我身上了吧?”

“哎呀,大队长你看你这人咋还记仇。”

“就是这说的都哪年的老黄历了。我跟你说个事……”

他一进门就被几个女人围住,七嘴八舌地把高考的消息又说了一遍。

郑卫国听完,黝黑的脸上也露出震惊的神色。“高考?”他掏出烟袋锅子,点上,吸了一口,才缓缓说:“这事儿我在公社开会的时候也听到点风声,但是我以为怎么还得几年,没想到这么快。要真是这样,那可是了不得。”

他看向程秋霞:“秋霞,你这消息来得及时。这帮知青娃娃,在咱屯子也吃了不少苦,要是能有这个机会奔个前程,是好事。咱得支持。哦,还有咱屯子的孙学军。”

“就是这么说呢!”程秋霞附和,“我看王琳那几个姑娘,都是肯用功的,赵援朝、刘建业、孙学军他们,脑子也不笨。”

李风花插嘴道:“郑大哥,那他们要是都去考学了,咱屯子的活计咋办?还指着他们教孩子们学习呢?”

郑卫国摆摆手:“活计总能安排,孩子们学习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高考是大事,关系到人家一辈子。咱不能拦着。再说了,”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真要考出去几个大学生,也是咱靠山屯的光彩!说明咱屯子水土好,出人才!”

这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更加热烈。

王淑芬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哎,说起来,你们知道不?孙学军他们家,最近消停多了。”

吴秀兰撇嘴:“能不消停吗?上次那事儿虽说后来没查出个所以然,但也够他们家喝一壶的了。现在估计夹着尾巴做人呢。”

赵媒婆神秘地说:“我听说啊,孙学军他娘,最近在托人打听县城有没有临时工的活儿呢,估计是想让儿子也往城里奔奔。”

李风花哼了一声:“又整这事,真是吃一百个豆都不嫌腥。还是把秋霞带来的这消息告诉学军,凭本事考出去,那才硬气!”

程秋霞叹了口气:“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过高考这事儿,确实是条明路。”她转而问道,“对了,老马和莲娜咋样了?”

王淑芬脸上露出笑容:“好着呢!莲娜那孩子,现在不光是帮着记账,有时候还跟着王琳她们上工呢,老马脸上也有笑模样了,见天儿跟着忙活屯子里修农具的活儿,手艺没得说。”

“那就好,那就好。”程秋霞放下心来,又想起张盛慧,“小铃铛娘俩呢?”

李风花说:“盛慧现在硬气多了,跟着咱们缝……咳咳,够她们娘俩嚼用。小铃铛跟飞飞一样,都是铁蛋那帮孩子的跟屁虫,就是长的慢,我记得她刚来的时候比飞飞高点,现在飞飞的个子已经赶上她了。”

女人们叽叽喳喳,从高考说到知青,又从家长里短说到屯子里谁家准备盖新房,谁家闺女说了婆家。程秋霞带来的信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连接着县城与屯子,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大变革。

程飞在屋外和铁蛋他们玩了一会儿,又跑回屋里,安静地坐在程秋霞身边,听着大人们说话,昏昏欲睡。

傍晚,程秋霞带着程飞准备回县城。临走前,她特意去知青点找了孙晓玲和王琳,把高考的消息正式告诉了她们。

两个姑娘听到后,先是愣住,随即,王琳的眼里瞬间涌上了泪水,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孙晓玲则激动地一把抓住程秋霞的手:“秋霞婶子!这……这消息是真的吗?!”

“十有八九!”程秋霞拍着她的手,“你们啊,早做准备,书本啥的,想办法淘换淘换,别到时候抓瞎。”

“哎!哎!谢谢婶子!”两个姑娘连连道谢,脸上的光彩,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绚烂。

回县城的驴车上,程飞靠在程秋霞怀里,看着天边最后一抹亮色,突然小声问:“妈,晓玲姐姐和琳姐姐,很高兴?”

程秋霞搂紧了她,看着远处笼罩在暮色里的田野和山峦,轻轻“嗯”了一声:“是啊,她们很高兴。因为她们看到了新的路。”

“像铁牛犁地,开出新沟那样吗?”程飞比喻道。

程秋霞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用下巴蹭了蹭女儿的头顶:“对,就像铁牛犁地,开出一条新的、更宽敞的沟垄。以后啊,能种出更好的庄稼。”

程飞似懂非懂,但她记住了妈妈话里那种充满希望的味道,以及远处屯子里,隐约传来的、关于铁牛和高考的议论声。这些声音和气味,交织成了1977年,北方黑土地上最生动的序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