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 > 第167章 新衣迎春

第167章 新衣迎春(2/2)

目录

“秋霞,飞飞这身衣服真带劲,哪做的?”

“霞姐,你这外套样式好看,还绣了花,现在可少见这么细致的活了。”

“程家妹子,方便透露一下不?我家闺女过年跟我絮叨想做件新鲜样的衣裳……”

程秋霞都一一应对,挑着那些平日里为人厚道、嘴也严实的,说了类似的话,布是屯里弄来的处理布,请老家巧手姐妹帮忙做的,需要可以帮忙问问,但得保密,不能声张。大多数人听了都是理解地点头,然后迫不及待地预定,有的甚至当场就塞了定钱,非要程秋霞收下。

等到从家里拿好书包又到公安局大院门口,这一圈下来程秋霞的衣服兜里已经多了好几家预定的布票、少量现金或者写着她名字和需求的纸条。程飞看着妈妈熟练地跟人打交道,小声地确认,然后把钱仔细地收进内兜,她觉得妈妈特别厉害,比末世里的丧尸王都要厉害许多倍。

先把程飞送到子弟学校门口,看着她背着书包、穿着精神的新衣走进校门,程秋霞才转身推车回去,她把自行车在车棚停好,从车后座绑着的布袋里拿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蓝色圆领汗衫。

径直走到王建军局长的办公室门口,门虚掩着,里面亮着灯。程秋霞敲了敲门。

“请进。”王建军的声音传来。

程秋霞推门进去,王建军正坐在桌前看文件,抬头见她进来,笑了笑:“秋霞嫂子,这么早?从屯里回来的?”

“嗯,王局,早上刚回来的。”程秋霞把手里那件汗衫递过去,“王局,上次多亏您帮忙,那缝纫机的事儿才那么顺利。这是我们用那批布头做了件汗衫,料子还行,就是颜色素了点,您别嫌弃,留着夏天穿。”

王建军愣了一下,接过那件汗衫。入手是棉布柔软的触感,针脚细密均匀,领口和袖口都处理得十分妥帖。灰蓝色棉布料,在这时候也是稀罕东西。他脸上露出些温和的神色:“这怎么好意思,秋霞嫂子你也太客气了。那都是按规矩办的事。这……这怎么好意思。”

“您就收着吧,一点心意。”程秋霞诚恳地说,“您帮了咱屯里那么大忙,这点东西不算啥。就是……就是最近可能有不少大院里的家属找我做衣服,都是信得过的老邻居,我推脱不过……可能会占用点休息时间,保证不影响食堂工作,也不会惹麻烦。”

王建军是何等精明的人,早上进来时就隐约听到有家属在议论程秋霞娘俩的新衣服,此刻又收到这件做工扎实的汗衫,心里早已明白了七八分。他沉吟了一下,把汗衫放在桌上:“秋霞嫂子,你的为人我信得过。靠山屯的乡亲们日子不容易,你能想着帮大家找点营生,是好事。但是,分寸一定要把握好,注意影响,安全第一。”

“我明白,王局,您放心,”程秋霞连忙保证,“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悄悄的做,绝不给您和组织添乱。”

从王建军办公室出来,程秋霞松了口气,心里更有底了。她快步走向食堂,开始一天的工作。洗菜、切菜、和面、准备中午的伙食,忙得脚不沾地。

但今天,找她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不仅是家属院的,连局里几个相熟的女同志,也趁着来打饭或者休息的间隙,凑过来低声问她。

“秋霞姐,听说你能找人做衣服?你看我这块布,能做件衬衫不?”

“霞妹子,我家小子长得快,裤子都短了,能不能给做两条?”

“程大姐,那种有瑕疵的布,还能弄到点不?我想给孩子做床被面……”

程秋霞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压低声音回应着。她记性极好,谁家要做什么,尺寸大概多少,用什么布,有没有特殊要求,都默默记在心里。对于布料,她谨慎地表示不一定能有,得看机会,但可以先登记着。对于工钱,她报的价格公道,但又足以让屯里参与缝纫的姐妹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中午忙过饭点,程秋霞累得腰都有些直不起来,但心里却像是有一团火在烧。她盘算着,光是今天一早上应承下来的活儿,就够李风花、王淑芬和吴巧手她们忙活小半个月了。这还只是开始。

下午,她抽空去了趟孙志刚家。孙志刚媳妇孙玉芬也是大院里有名的利索人,跟程秋霞关系不错,当时在纺织厂她是知道自己要换布的。孙玉芬想要做一套床单被罩,还想给孙志刚做件中山装。

“秋霞姐,不瞒你说,老孙那件中山装,胳膊肘都磨得快透明了,开会穿出去我都嫌丢人。”孙玉芬拉着程秋霞的手抱怨,“布票攒够了,可好布料难寻,那供销社来回就那军绿色的布,好裁缝也难找。你这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程秋霞笑着拿出个小本子,上面已经用铅笔密密麻麻记了不少:“咱俩这关系,我肯定给你用心。中山装要求高,我让那边手艺最好的吴巧手给你做,她妈和婆婆以前都是给大户人家做绣活的,手上功夫没得说。就是时间可能长点。”

“长点不怕,只要做得好!”赵晓芬爽快地说,随即又叹口气,“唉,现在这日子,想穿件像样衣服都难。秋霞,你这路子稳当不?”

“孙干事你放心。”程秋霞压低了声音,“布哪来的你是知道的,做衣服的姐妹就是屯里的普通妇女,用缝纫机挣点辛苦钱贴补家用。王局……他也知道的,只要咱们不大张旗鼓,没事。”

“那就好,那就好,”听她提到王局长似乎也知情,孙玉芬这才彻底放心,又兴致勃勃地跟程秋霞讨论起用哪种扣子更好看。

傍晚,程秋霞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子去学校接程飞。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像小鸟一样涌出来。程飞那身深蓝色列宁装在灰扑扑的人群中格外显眼,她正跟周小兵、王铁柱他们说着什么,小脸上带着罕见的、属于孩童的生动表情。

“妈!”看到程秋霞,程飞立刻跑了过来。

“哎,飞飞,放学了。跟同学玩啥呢?”程秋霞接过她的书包,顺势牵起她的手。

“他们……都说衣服好看。”程飞小声说,语气里有点小得意,“问在哪买的。”

“你怎么说的?”程秋霞赶紧问。

“我说,是妈妈做的,不能告诉别人。”程飞仰起脸,眼神清澈,“妈,我说对了吗?”

程秋霞心里一软,蹲下身帮她理了理衣领:“说对了,飞飞真乖,这是咱们的小秘密,不能到处说。”

母女俩边走边聊,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新衣服穿在身,不仅暖和,更像是一层无形的铠甲,让程秋霞觉得走在县城的街道上,腰杆都比以往更直了些。她盘算着,这个周末回屯子,得把今天收的定钱和记下的要求都带回去,跟李风花她们好好合计合计。这“行走的招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有的忙了。但这种忙碌,带着希望和暖意,让她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回到大院,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炊烟袅袅。程秋霞看着身边穿着新衣、蹦蹦跳跳的闺女,又摸了摸口袋里那个记满了需求的小本子,脸上露出了踏实而满足的笑容。这日子,就像飞飞身上这件新棉袄,一针一线,虽然不易,却正一点点地,变得厚实、暖和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